7月14日上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主办,深圳市林业局和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兰科中心”)承办的紫纹兜兰回归自然启动仪式暨兰科植物保育研讨相关活动在深圳举行。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国家林草局、保护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国家濒科委,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相关领导;广东省林业厅厅长陈俊光、副巡视员林俊钦,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和市林业局、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和来宾约7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紫纹兜兰
(向上滑动浏览)
紫纹兜兰,又名香港拖鞋兰、香港兜兰,被誉为“香港小姐”,隶属于兰科兜兰属地生植物。在年的《IUCN红色名录》中,紫纹兜兰被列为极危物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兰科植物。近十几年来,由于大量的采挖和过度的贸易活动以及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导致野生紫纹兜兰数量急剧减少,分布区逐渐萎缩,资源破坏严重。
年起,兰科中心启动了“珍稀濒危物种紫纹兜兰的野外回归”项目,该项目得到了市人居委等单位的支持。在紫纹兜兰保育上,最初可以选择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两种办法,由于紫纹兜兰在野外零星分布,数量极少,就地保护比较困难。迁地保护又会因人工和风土驯化失去“野性”。最终,科研人员选择了人工培育种苗再回归原生地的办法。将紫纹兜兰迁入中心种质资源库区进行保存繁育;采用人工授粉的栽培技术,从残存的少量植株中产生大量的种子,克服了种子无菌繁殖、试管苗培育等多项技术难关,繁育了紫纹兜兰幼苗多株;初步建成了紫纹兜兰保护与繁育场地。
兰科中心通过长期的观测调查,摸清了紫纹兜兰的生物学特性,探讨了其濒危机制,发现了其原产地——深圳的梧桐山三洲田、观音山、银湖山等地点均具备回归的条件,于是拟将人工繁育的紫纹兜兰种苗分批次回归至野外,而第一批次的回归活动则在7月14日上午正式启动。与会人员将株紫纹兜兰种苗栽种在银湖山,这也意味着我国在紫纹兜兰种源培育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批种苗回归自然后,科研人员对植株做了分子标记,观察紫纹兜兰的繁育和杂交情况,确保其后代保持多样性,观察可能需花上十年时间。首批紫纹兜兰回归自然,标志着我国野生兰科植物保护工作已发展到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以重引入促进野外种群壮大的新阶段,表明兰科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及其环境的保护已初步形成了以就地保护和种源保存培育为龙头的保护格局。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花卉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植物园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百度、阿里巴巴、58同城等16家单位还联合发起了“保护野生兰花,拒绝无序买卖”倡议,呼吁把兰科植物尽早纳入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活动期间,广东省林业厅厅长陈俊光、副巡视员林俊卿,深圳市城管局(林业局)局长王国宾、副巡视员周瑶伟一行莅临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考察指导,并听取了工作汇报。
座谈会上,陈建兵主任就兰科中心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未来发展定位、战略规划思路,及未来需要省、市主管部门支持解决的事项等情况进行了汇报。省林业厅陈俊光厅长和市城管局王国宾局长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兰科中心的支持力度,希望兰科中心工作更上一层楼。
随后,陈俊光厅长和王国宾局长一行在陈建兵主任等人员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兰科中心植物种质资源库区、组培温室等区域。
兰科中心核心任务兰科中心是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举办的二类事业法人,核心任务是承担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基地建设,并收集、保护、繁育、复壮我国频危兰科物种资源。
内容来源于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