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nb.ifeng.com/a/20180605/6631976_0.shtml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那块“大红斑”的胎记了。曾有天文学家研究发现大红斑有慢慢缩小的现象,并且可能在未来20年内完全消失。日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及欧洲航天局(ESA)公布哈勃太空望远镜传回在6月27日拍到的最新木星图片,证实大红斑正在缩小。其实“大红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巨大反气旋风暴,以时速公里在两道相间的云带旋转,相信已存在至少年。人类第一次发现记录大红斑是在年,当时大红斑大到足以吞下四个地球。但到现在,“大红斑”的直径只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3倍左右,从最初的椭圆形状变得更加接近圆形。另外哈勃传回的最新图像发现,木星啡白相间的云带,全部都在不同纬度沿相反方向流动。相信这是由氨冰云的厚度和高度的差异产生,较浅色的氨冰云比较暗的上升得高,云层也较厚。但“啡白色”形成之谜也暂未知道。而“朱诺号”在7月份时也进行过一次飞行观测,届时传回的图像可以进一步研究。对于“大红斑”的缩小,很多天文学家并不觉得意外。“大红斑”作为为木星大气层中的巨大风暴,它的变化本质是快速旋转、急剧扰动的风暴,这情况在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有见到。和地球的台风一个道理,变大或缩小都取决于“动力条件”,大红斑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即使是太阳系中最强大的风暴,最终有一天也会耗尽。此外,若大红斑真的消失,那么它的衰亡可能是科学家研究木星的一个重要机会,有助于科学家了解风暴能量如何分散到木星大气层中,并可能让人们一窥藏在云顶之下的东西。而且土星和海王星也有相似风暴,究竟是什么导致下面的动态引起表面大气活动并触发气旋,是科学家观察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