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你“炫”父了吗?
来说说我老爸最近的烦恼。
近日老爸从单位退休了,在国企做了一辈子行政工作,家长里短的琐事特别多,天天忙忙叨叨,我们原本以为他不用再管那些啰嗦事儿,终于可以高兴兴地在家享清福了。可是,退休不到三个月,老爸变得日益沉默寡言,成天闷闷不乐,失眠多梦,还总吵吵心里“空落落的”,动不动就对家人发火。面对他的度的大转弯,我们很是不解,便要带他去看医生。
倔老头一开始怎么也不爱去,好医院,经一番检查,身体指标没啥异常,都很正常。这是咋回事儿,医生说父亲患上了“退休综合症”,是很多退休老年人的“常见病”。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这个“病症”,给各位退休的老爸老妈们“松一松绑”。
一、退休一段时间总感觉浑身不舒服,可能是“退休综合症”在作祟
“退休综合症”到底是何方神圣?百度百科给予如下解释:
退休综合症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离休和退休是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变动,由此,当事者在生活内容、生活节奏、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由于适应不了环境的突然改变,而出现情绪上的消沉和偏离常态的行为,甚至引起疾病。
由此可见,即将要退休,或者刚退休的人群最容易“中招”。现在起可以开始自查一下:
退休后,感觉到心态上的极度不适应,特别是身居“要职”的老同志,从受人吹捧到人走茶凉,怎么都觉得难接受;刚退休,就被儿女拉去养育第三代,周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终日与孩子好家庭琐事打交道,完全失去了自我,不情愿也没办法;许多人还没有退休盼退休,退休前感到很欣喜,再也不用打卡上班,本以为想干啥就干啥,结果发现并非如此,在退休以后无比怀念以前忙忙碌碌的日子。大家仍然在有节奏的工作生活,自己好像跑出了前行的正轨,空虚感,孤独感很快替代当初退下来的欣喜,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郁郁寡欢。退休后,身体逐渐走起了下坡路,心未老身已老,认为自己越来越没用,由家里的顶梁柱反转成了累赘,悲观,失眠。
如果您退休后被上述情形困扰,那么很可能已经与这个退休综合症结缘了。
二、为什么退休后的人群容易被“退休综合症”选中?
引起退休综合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学家大致归纳起来,都与丧失有关。同时,有心理研究表明,退休男性出现此症状的几率要远远大于退休女性。
因为社会角色的转变给男性带来的冲突更大。一方面,他们在退休前一般在家庭扮演的是“顶梁柱”的角色,在家庭内外都是一把手,退休后不需要再工作,这个社会功能消失了,同时随着儿女的独立,他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也逐渐减弱,然而对女性来说,他们只是减少了一个社会角色,在家庭中的地位几乎没变,是稳固的。同时老年女性能通过与同伴聊天儿唠嗑等方式缓解压力。
具体来说,退休综合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每天一个心理技巧》这本书给出了答案,作者静涛将退休综合症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四点:
1.退休后生活模式的改变引起心理上的不适。退休与以后由于个人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然从长期的紧张规律的职业生活转换到无规律的、懈怠的退休生活一时难以适应,产生一种失落和焦虑感。有的人呢,会认为自己仍然精力充沛。壮志未老,完全可以适应工作,认为自己被遗弃了,所以进而产生无精打采,悲观,失眠的症状。
2.缺乏思想准备,不能妥善的安排空闲时间,或者体力下降疾病产生行动不便的加重障碍。时间不知道都去哪儿了,几十年前刚参加工作的情形仿佛就在昨天,今天就要退出职业生涯的舞台成为一个没事做的人了,每天要怎么度过呢,变得不知所措了。
3.退休以后体力和脑力活动减少,社交活动减少,生活比较单调产生,易产生心理老化的感受。离开了固定的工作场所,离开了每天见面打交道的同事。生活的重心从工作回归到家庭,问题是儿女已经长大,甚至已经成家了,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并不多,老人空虚感油然而生。
4.由于退休以后原来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活动减少,心事多,再加上周边人“离开”事件的增多,会大大增加老年朋友对疾病、死亡等未知事件的恐惧。长此以往就可出现失眠,头痛,头晕,疲乏,无力及心慌等神经综合症。
不论是感到职业身份的丧失,社交圈子的丧失,对身体掌控感的丧失,还是自己个人情感的丧失,归根结底此病由“心”生。
三、做到这4点,让“退休综合症”远离你
“退休综合症”成了在退休人群中普遍的存在,要如何应对呢?
1.调整心态,顺应规律。衰老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退休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职业生涯的一个阶段。首先把心态调整好,做好接纳新人生的状态的准备。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退休以后,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重塑我们的后半生。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下称《纲要》),《纲要》指出,到年,“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
以目前男性60周岁退休,女性55周岁退休的年龄来看,退休后还有一二十年甚至更长的光景给到我们,我们可以做以往任何想做还没有做的事情。
前段日子疫情严重之时,大多数的我们都在家里吃吃喝喝,看剧刷抖音的自我安慰中为“”国家做贡献了,”四川绵阳李启君老奶奶事迹的走红给我们来了个猝不及防的暴击,疫情期间李奶奶雷打不动坚持在家复习,积极备考。
什么,70多岁了还要考大学?
李奶奶今年已经75岁了,年轻时因为身体原因无缘参加高考,那时候没有复读一说,一旦失去考大学的资格,这一辈子就很难再有机会了。
大半辈子岁月如白驹过隙李奶奶退休了。一天她路过校园,被校园里拉起的巨大红色横幅吸引了。
“人生有限,知识宝贵,祝自考学生考试成功!”
李奶奶像是被什么击中一般,少女时代的大学梦想被唤起,在家人的支持下,报名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考,现在只差3门就能顺利毕业,实现她年少时的大学梦。
李奶奶说:现在记忆力大不如前,视力也严重下降。得类风湿关节炎,手抖得厉害时几乎握不住笔,膝盖也僵硬得难受。但不管如何,这是我一个人的战斗,我认认真真地努力过了,这辈子就没有遗憾了。
所以重拾梦想,任何时候开始都不嫌晚。
2.扩大社交圈,组团培养兴趣,排解寂寞。一个人很寂寞,一个人走很难,一群人可以快乐的走很远。
最近以退休老年女性生活为主题的电视剧《老闺蜜》在老妈圈中刮起了一阵旋风,这部剧为我们展示了几位退休后的老闺蜜,集结成立退休版“闺蜜团”,她们共同应对退休生活的酸辣苦甜,为了共同的环游世界的梦想,她们一起绣起《清明上河图》,这幅十字绣承载着她们未来生活的美好念想。她们是人群中最普通的五位老人,她们对过往已经坦然释怀,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梦想与期待。
她们的故事鼓舞着即将老去的人们:老了,也可以优雅。有皱纹,不意味不美丽。人可以老,但梦还年轻。时光不散,青春不老。
娱乐圈一直流传着中年女演员的压力说,人到中年无戏可演。剧中五位主演,都是影后,平均年龄65岁,王馥荔已经71岁,五位老戏骨的倾情演绎,也给我们展示了她们别样的夕阳红,演技在,戏就一定在。
3.发挥余热,退而不休,扮演人生新角色,不与社会脱节。退休就代表没有用了,这个观点早就与现实脱轨了。
美国著名职业生涯大师舒伯,将人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成长期(0-14岁),探索期(15-24岁),建立期(25-44岁),维持期(45-64岁),卸任期(65岁以后),每个生涯发展阶段都有对应的任务及议题需要去完成。
之后舒伯更是提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生涯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不同的情况而定。
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不同的角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
舒伯认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扮演不同的角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不一,表示在该年龄阶段各种角色的份量;在同一年龄阶段可能同时扮演数种角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不同。
舒伯生涯彩虹图以我老爸为例,他刚刚退休,处在职业生涯发展由维持期向衰退期过度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未来进一步隐退做好准备,工作者的角色逐渐减少,用其他个人更感兴趣的角色去填充工作者缺失的部分,以达到生活的平衡。
为此,我们给老爸量身定制了相应的“充电”计划。老爸一直是企业的大管家,后勤部长,我们建议他去参加社区活动,当一位继续为社区人民服务的志愿者,跟一帮同退休的叔叔阿姨们在一起,练练字,打打拳,唱唱歌,同时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定期组织活动,还有大家一起出去旅游的机会。老爸现在每天依然在“工作”,只是切换了一种方式,以公民的角色更多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目前状态大不同,整天乐呵呵的,再也不焦虑了。
年1月阿里曾经发布一条火遍全网的招聘广告,招聘两名淘宝资深用研专员,工作地点为杭州,岗位要求60岁以上,学历不限,工作背景不限,要求懂电脑,有网购经验,是社区KOL也就是意见领袖,热爱公益事业和社区事业,与子女关系融洽。
消息一出,吸引上千名叔叔阿姨报名,他们之中卧虎藏龙,在退休前,他们大多是教师、公务员、医务人员、警察、司法人员,还有的爷爷曾经搞核研究、生物学等高精尖学科、从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而退休后的他们,也不断在社区张罗,研究新鲜事物,上老年大学。不少有求职者反馈,自己“淘宝工龄”高达十年以上。
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显示,年50岁以上的中老年淘宝用户仅为万人,而到年这个数据已近万,不到5年的时间里翻了17倍之多。另外据统计他们的人均网络消费能力达到了元每年,很多老年人的网购能力并不比年轻人差。
一大波退休后的叔叔阿姨们正走在“觉醒”之路上。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只要有心,你总能发现新的处女地。
正像美国电影《实习生》中的Ben,他退休之后不甘于平凡的退休生活重返职场,由之前的企业高管变身为时尚网站的实习生,展现出他说:“音乐家永不退休,他们心中再无音乐时才收手,而我心中还有音乐,我非常确信这一点”。
“ExperienceNeverGetsOld(经验永不退休)”即使到了退休年龄,依旧有一颗雀跃的年轻的心是多么可贵。
4.生活自律,保健身体。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适度健身,给自己制定个作息表,按照作息表慢慢调整、适应自己的生活。爱跳舞的就去跳起,爱太极的就去打起,身体健康,更会促进心理健康。
“钟南山说动才动”、“如何洗手要听钟南山”、“钟南山教你正确摘口罩”……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成为了今年的“全民偶像”。钟院士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都神采奕奕,完全不像一位83岁的老人。
钟院士在一档电视节目里透露过自己的「健身配方」。
“先是快走,然后是跑步,一共20到25分钟;然后做拉力和2到3组双杠,每次做15到20下;之后是仰卧起坐和单杠。”
“我是一名医生,很了解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锻炼对身体健康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让人保持年轻的心态,他就像吃饭,是生活的一部分”。钟南山说道。
运动使人年轻,生命在于运动。有句话说得好:哪有容颜不老,只是汗水流得太少。
结语:
日本恒子奶奶,71岁时,重拾年轻时的爱好——摄影。97岁时,她出版了自传《97岁的好奇心女孩》;岁时,她举办了百年摄影展;岁时,她获得摄影界的“奥斯卡奖”——露西终身成就奖。
恒子奶奶说:“即便老去,我也不会变成枯木,至少是颜色艳丽的干花。”
退休只是前半生的一个停顿点,它同时也代表后半生“第二职业生涯”的开启,退休不可怕,自己真的把自己当成无用的人才可怕。
做好以下四点,轻松应对“退休综合症”。
调整心态,顺应规律。扩大社交圈,组团培养兴趣,排解寂寞。发挥余热,退而不休,扮演人生新角色,不与社会脱节。生活自律,保健身体。
调整好心态,退而不休,老有所为,智慧养老。退休了不失落、不失联、不失尊、不失彩,拿起画笔重新勾勒自己的生涯彩虹,一样可以拥有更精彩的“后半生”。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