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晒了个太阳,怎么就全身起疹子了?”市民韩女士今年30岁,前不久她因为全身皮医院就诊。前一天,她在外面暴晒了2个小时,没有做防晒措施,回家后就感觉腿上发痒,两条腿上出现了一团团的红斑。到了第二天,红斑越来越多,全身都有,她感觉全身都痒得不行。
“医生,我也不是第一次这么晒了,以前最多就晒黑一些,现在怎么会这样?”韩女士问。医生仔细询问了韩女士的生活起居,发现她因为肺炎正在注射莫西沙星这种药物,于是建议她去专业药师门诊咨询。药师怀疑是莫西沙星引起的光敏反应导致的日光性皮炎,建议医生对韩女士停用莫西沙星,并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用药第一天,韩女士的症状就减轻了,4天后,红斑全部消退。
用药后暴晒产生的皮炎
最快几分钟就能发生
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朱素燕介绍,日光性皮炎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俗称晒斑或紫外线过敏,是由于皮肤暴露于日光数小时到十余小时后,在曝光部位(面部、颈前、双上肢等)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水肿、水疱或大疱等皮肤急性光毒反应。如果日晒面积广泛,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不适等全身症状。一般春末夏初时节,儿童、妇女、滑雪者及水面作业者、长期从事户外劳动的人群容易发作。
“日光性皮炎的发生,与光线强弱、照射时间、个体肤色、体质、种族等有关。此外,部分光敏性药物和食物也可以诱发日光性皮炎。”朱素燕说,药物致光过敏反应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变应性反应。光毒性反应主要发生于全身用药,可发生于任何人,一般首次用药后经日光及类似光源照射,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即可发生,发病在面部、胸上V型区、四肢等曝光部位皮肤,像韩女士就属于这种反应。光变应性反应可由局部及全身用药所诱发,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者,小剂量光敏感药物和微弱阳光照射就可能发生反应。
多种药物食物会产生光敏反应
吃了黄泥螺也要小心防晒
哪些药物、食物可引起光敏反应?朱素燕介绍,常见的药物有抗菌药物中的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伏立康唑(长期服用)、磺胺类药物;利尿剂中的氢氯噻嗪以及含氢氯噻嗪的复方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维A酸、异维A酸以及某些抗肿瘤药物。部分中药也有光敏反应,如荆芥、防风、独活、白芷、补骨脂、芸香等。
部分食物也可引起光敏反应,如柠檬、青柠、芒果、苋菜、油菜、马齿苋、芹菜、茄子、无花果树的树汁、补骨脂的种子等。这些植物都含有呋喃香豆素,呋喃香豆素本身没有活性,但暴露于UVA辐射后可诱发光敏反应。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阿拉宁波人餐桌上常见的黄泥螺也可诱发日光性皮炎,俗称“黄泥螺日光皮炎”。
相关链接:
如何预防药物性光敏反应?
朱素燕建议,有光敏反应史的患者要慎用光敏性药物或食物。避免正午日晒(10:00至16:00),此时紫外线最强。1天服用1次的药物如不是必须早上服用,则可以选择在晚上服用,以减少可能发生的光过敏反应。在使用光敏性药物期间及停药后5日内,应避免接触阳光或紫外线。当不可避免接触光时,应做好防护措施(穿长袖衬衫和长裤,戴宽檐帽),可以选择针对紫外线有广谱作用的防晒霜。
如果发生日光性皮炎,怎么办?
使用缓解疼痛的药物
进行冷敷或冷水浸泡
使用专门治疗日晒伤的洗剂或喷雾剂(如炉甘石洗剂或者以芦荟为基础的凝胶)
破裂的水疱应使用温和的肥皂水小心清洗,然后用湿敷料(如生理水或凡士林浸透的纱布)覆盖
在发红和疼痛消退前避免日晒
如果严重日晒伤,应及时就诊
如何选择和使用防晒霜?
1.使用广谱防晒霜(同时防护UVA和UVB),购买时兼顾SPF和PA。SPF是SunProtectionFactor的缩写,代表皮肤在紫外线下红肿晒伤的时间,主要针对UVB。PA是ProtectionGradeofUVA的缩写,以“+”表示产品防御长波段UVA能力,PA+:有效;PA++:相当有效;PA+++:非常有效。
2.防晒霜必须足量、反复涂抹于所有受到日晒的皮肤部位,以提供有效的防护。
3.茶匙规则:是指在面部和颈部涂抹大约1茶匙(目测)防晒霜,躯干前后侧共2茶匙,上肢各1茶匙,下肢各2茶匙(1茶匙约等于5ml)。
4.涂抹时机:在日晒前15-30分钟涂防晒霜,让皮肤表面能够形成防护膜。推荐在涂防晒霜后等至少数分钟(最好10-20分钟)再穿衣服。如长时间日晒,每2小时再次涂抹。
来源宁波晚报记者孙美星通讯员陈静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