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形红斑治疗专科医院 >> 环形红斑常识 >> 老孙课堂之裂纹舌科普

老孙课堂之裂纹舌科普

 

裂纹舌

裂纹舌的基本常识

一、概述

概述

裂纹舌医学上又称为沟纹舌,因沟纹的形状或排列方向不同,又称阴囊舌、脑回舌或皱褶舌,舌体有明显增厚,有大量炎性细胞侵入舌体,裂纹可深达黏膜下层或肌层,临床上常与地图舌和全身系统性疾病相伴发。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本病并不常见,多认为是先天性因素引起的舌体畸形,但是也有后期形成病变的患者,考虑可能与营养因素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有关。没有任何症状,仅表现为沟裂的情况不需要进行治疗,只有并发感染才需要对症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抗感染治疗。裂纹舌无法治愈,但是也有少数患者随着自身免疫系统的完善,舌部沟纹逐渐变浅。本病一般不会癌变,但是感染反复发作时需要警惕,必要时需进行病理诊断。

二、疾病分类

分类

1、根据沟纹分布的形态分为两种类型

1.1、叶脉型:叶脉型中央有一条前后较深的纵形沟,其两旁多有排列比较规则的副沟。

1.2、脑纹型:脑纹型沟裂迂回于舌背,状似大脑的沟回。

2、根据沟纹发生的部位分为两种类型

2.1、中央型:沟纹主要发生在舌背部黏膜中央,一般为2~3条纵型裂纹,一般纹路较长、较深,容易有食物残留,诱发感染。

2.2、边缘型:沟纹主要发生在舌背部边缘1/3处,往往是多条横向裂纹,沟纹较短较浅,不会有食物残留。

3、根据沟纹的深浅分为三类

3.1、轻型:一般只有散在2~3条裂纹,但患者正常伸舌时并不明显,需要将舌体拱起才会看清,此种一般不需要治疗,也不影响舌体美观和功能。

3.2、中型:裂纹较轻型数目上更多,而且沟裂更明显,会有少量食物残渣滞留,需要日常注意维护。

3.3、重型:裂纹多为数条较深纵裂沟纹,同时周围伴发十多条横纹,严重影响舌体美观,会增加患者恐惧心理,而且非常容易有食物残渣滞留引发感染。

三、病因

病因

目前致病因素尚无统一意见,过去多认为与遗传基因有关,是先天性舌发育异常,比如舌上重肌发育异常,舌黏膜随着舌肌发育的裂隙可出现皱纹,但是裂纹舌也会因为某些复杂因素而后天发病。

1、主要病因

1.1遗传因素:精神迟钝患者发病率明显增高,并发现有高发家系。有人测患者血中HLA-DR,发现DR5和DRw6抗原明显升高,而DR2抗原减少,可能与裂纹舌发病存在一定关系。

1.2营养障碍:因为年龄的增长或者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导致舌吸收营养能力降低、代谢异常以及全身营养吸收障碍,可能是发病原因之一。

2、流行病学

裂纹舌的发病率<10%,男女发病率一致。有报告称新生儿患有沟纹舌的比例为0.8%,学龄儿童为5%~15%。10岁前发病率较低,10~60岁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病率增高,60岁后上升趋势停止。

四、好发人群

好发人群

1、40~60岁人群

本病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也会有所上升,一般60岁以后趋于停止。

2、精神迟钝患者

发病率会明显增加,多考虑与体内部分基因异常有关。

3、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

如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可能会影响舌体发育,引起该疾病。

4、年龄因素

裂纹舌的严重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特别是40岁以后更明显,可能随着人体的衰老、舌体营养吸收能力降低,造成代谢障碍而产生裂纹舌。

5、地理环境、人种及营养因素

存在高发人群现象,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

6、全身疾病因素

银屑病、梅-罗综合征、干燥综合征、伤寒、梅毒感染、唐氏综合征、天疱疮等,常伴发裂纹舌。慢性支气管病、胃炎、胆囊炎、糖尿病、结核、肝炎等慢性病可影响消化吸收,导致营养障碍,使舌黏膜松弛产生沟纹。

五、症状

症状

裂纹舌患者常无自觉症状,一般无生理功能改变,舌的色泽、质地和活动均正常。病程进展比较缓慢,有的沟纹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1、典型症状

1.1、裂纹舌表现为舌背一条或长或短的中心深沟,和多条不规则的副沟,以舌背不同形态、不同排列、不同深浅长短、不同数目的沟纹或裂纹为特征,也可发生在舌侧缘。

1.2、以舌尖抵于下前牙舌侧面将舌拱起或用前牙轻咬舌体,可清晰见到张开的沟裂样损害。但沟底黏膜连续完整,无渗血。

1.3、沟底丝状乳头缺如,可能因为细菌感染和炎症的发生,沟侧壁丝状乳头稀少,黏膜可因萎缩变薄而常呈鲜红色。当由于沟底残渣细菌过度生长和继发感染而产生炎症时,会出现口臭和疼痛。少数患者舌黏膜可因食物刺激,出现痛、干、苦等症状,多伴地图舌。

1.4、沟纹舌舌体较肥大,可形成巨舌。

2、其他症状

2.1、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裂纹舌,可能会有病毒感染的其他全身症状,比如肝炎病毒,很可能存在腹泻、消瘦。

2.2、如果是迟发性变态反应引起的裂纹舌,身体还会有其他过敏性症状,比如嗜睡、皮疹等。

3、并发症

3.1地图舌:常与裂纹舌伴发,是一种浅表性非感染性的舌部炎症,其病损的形态和位置多变,又被称为游走性舌炎。因为它与裂纹舌具有明显相关性,而且都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提示两者的发生可能是由相同的基因作用决定。

3.2味觉异常:因为裂纹舌极易引起真菌感染,尤其是患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念珠菌病的发病率更高,而念珠菌可侵袭味蕾、阻塞味孔,产生味觉抑制物质,亦可引起味觉障碍。

3.3、舌乳头炎:裂纹舌发病时可见丝状乳头增生、毛状结构消失,裂沟和侧壁无舌乳头,代之以黏膜隆起,上皮的排列紊乱。如果口腔内感染持续存在,很有可能引起舌乳头炎。

裂纹舌的诊断及检查

因为裂纹舌临床表现过于明显,容易造成患者情绪紧张而就医,甚至是多方求医,反而因为治疗方法混乱,容易加重病情。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就医,需要对患者做好解释,消除患者恐惧心理,解释该病为良性,也不会因沟纹加深而裂穿。但是裂纹舌常因全身疾病而引起,就医时要详细询问患者的全身疾病情况。

1、就医指征

就诊时机

1、舌部黏膜出现明显红肿和疼痛,提示有感染症状时需要及时就诊。

2、正中纵深沟裂疼痛难忍,需要患者及时就诊。

3、如果裂纹舌患者出现全身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排查全身系统性疾病。

2、就诊科室

就诊科室

1、若患者自己观察到舌头上有红斑或是疼痛等症状,可以考虑到口腔科或是口腔黏膜科就诊。

2、伴有全身疾病的患者,可考虑到对应科室就诊治疗全身疾病,如出口腔病变外,身体其它部位出现脱屑症状,可到皮肤科就医。

3、若患者年龄比较小,伴有发育障碍等,可到儿科就诊。

4、患者合并出现骨关节痛等症状时,也可考虑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3、医生询问病情

病情病史

1、是先天性就有还是后天得的?

2、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舌背疼痛、食物刺激痛、口臭等)

3、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4、平时自感会影响日常生活吗?

5、医院进行过检查或是治疗吗?

4、需要做的检查

全面检查

1体格检查

视诊:观察舌背部黏膜的形态、颜色以及沟纹的深度,病人伸舌检查时,应注意其对称性及有无伸舌歪斜或震颤,舌背乳头有无增生或萎缩,舌苔的形态及颜色。可用纱布包绕舌前部,用手握持并向前拉出,可较清楚的检查舌背基部及舌侧面基部。

触诊:通过触诊可以检查舌体的硬度、活动性,以及舌背部黏膜是否有增厚或萎缩。

2、病理检查

对于反复发生感染的裂纹舌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其目的是排除恶变,因为本检查方法为有创方法,所以并不是常规检查,应慎重选择。

3、血液学检查

针对并发感染的裂纹舌患者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除此之外,对于寻找病因,可以考虑进行针对营养因素的相关测定,排除贫血等全身性因素。

5、诊断标准

诊断鉴别

根据沟纹的特征,裂纹舌诊断并不困难,但有人主张应以沟深2mm以上,沟长15mm以上,且病程持续半年以上,有疼痛等自觉症状为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开裂性舌创伤:常有创伤史,疼痛明显,舌黏膜连续性中断,有渗血,而裂纹舌一般没有明显的创伤史,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出现,没有渗血的表现,据此两者可以进行鉴别。

梅-罗综合征:以复发性口面部肿胀、复发性面瘫、裂舌三联症为临床特征。肉芽肿性唇炎是其表现之一,多数表现为不完全的单症状型和不全型。患者以20岁以下青年居多,男女比例接近,依靠梅-罗综合征的三联典型症状可以做出临床诊断,出现两项主症即可诊断为不全型梅-罗综合征。裂纹舌与该疾病最大的鉴别点在于,裂纹舌多不会引起复发性面瘫以及面部肿胀等症状,据此两者可鉴别。

裂纹舌的中西医治疗

裂纹舌的治疗原则以控制局部感染和治疗全身系统性疾病为主,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

治疗周期

裂纹舌无法治愈,需要间歇性治疗,终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m.com/wadzz/129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