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
1、风湿热最常见的皮肤损害是
A、环形红斑B、斑丘疹C、蝶状红斑D、结节性红斑E、多形红斑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风湿热的典型临床表现有发热、关节炎、心脏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舞蹈病等。风湿热最常见的皮肤损害是环形红斑。(A对)
2、小儿风湿热时抗链球菌感染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B、链霉素C、氯霉素D、红霉素E、阿司匹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风湿热抗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A对),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抗风湿治疗首选药物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常用阿司匹林。
3、治疗风湿性心脏炎最重要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B、泼尼松C、青霉素D、布洛芬E、地高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对心脏炎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泼尼松30~40mg/d,分3~4次口服,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10~15mg/d维持治疗。
4、风湿热性心脏炎严重时需绝对卧床
A、1~2周B、2~4周C、4~6周D、6~12周E、12~15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无心脏炎者2周,有心脏炎时轻者4周,重者6~12周,伴心力衰竭者待心功能恢复后再卧床3~4周,血沉接近正常时方可逐渐下床活动,活动量应根据心率、心音、呼吸、有无疲劳而调节
5、小儿,8岁。因发热、关节红肿及心前区不适诊为风湿热而住院治疗。现病情逐渐好转,拟出院回家休养。护士在进行出院健康指导中提出,控制小儿风湿热复发首选的药物是
A、红霉素B、氯霉素C、链霉素D、阿斯匹林E、长效青霉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风湿热常有链球菌感染引起,控制小儿风湿热复发首选的药物是长效青霉素。E对。
初级护师
1、患者,男,25岁。右前臂Ⅱ度烧伤5天,局部创面湿润、疼痛,可在局部进行
A、湿热敷B、红外线灯照射C、湿冷敷D、放置热水袋E、放置冰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Ⅱ度烧伤涉及真皮层,不涉及皮下、肌肉和骨骼,患者局部渗出较多,有疼痛感,可使用红外线灯照射,干燥创面,促进恢复(B对);热敷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前者如放置热水袋,后者如用热水袋或毛巾浸热水后拧干置于患处,给予温热刺激,热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如硫酸镁湿热敷可以治疗静脉炎和药品外渗(AD错);冷敷分为干冷敷和湿冷敷,前者如放置冰袋,后者如毛巾或纱布浸透冷水后拧至半干后敷于患处,冷敷可以止血、止痛、消肿,但烧伤患者创伤表面不应该随意放置物品冷热敷,以免感染(CE错)。
2、采用热疗法促进炎症后期炎症局限的机制是
A、解除肌肉痉挛B、促进软组织松弛C、降低细胞新陈代谢D、溶解坏死组织E、降低神经兴奋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炎症后期用热疗,可促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D对ABCE错)。
3、麻醉未清醒的患者使用热水袋保暖时,水温应为
A、40~45℃B、50~55℃C、50℃以内D、60℃以内E、70℃以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一般用热水袋保暖时,成人温度为60~70℃,昏迷、老人、婴幼儿、感觉迟钝、循环不良等患者,水温应低于50℃,以防止感觉迟钝导致烫伤,该患者是麻醉未清醒,处于昏迷状态,所以水温在50℃以内(C对ABDE错)。
患者,男,32岁。因脑外伤入院,神志不清。查体:体温39.8℃,脉搏65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90mmHg,医嘱给予降温,静脉滴注甘露醇。
4、此时最主要的降温方式是()
A、乙醇拭浴B、温水拭浴C、腋窝置冰袋D、头部戴冰帽E、腹股沟置冰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脑外伤患者降温的重点在头部,戴冰帽可降低脑细胞代谢,减少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达到预防脑水肿目的;因此冰帽为脑外伤患者最主要的降温措施(D对);乙醇擦浴和温水擦浴为降低全身温度较好方法,但降低脑组织细胞代谢无明显效果(AB错);腋窝及腹股沟放置冰袋均为降低全身温度常见方法,通过良好的血液循环降低温度,但对于脑组织无针对性(CE错)。
患者,男,32岁。因脑外伤入院,神志不清。查体:体温39.8℃,脉搏65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90mmHg,医嘱给予降温,静脉滴注甘露醇。
5、为患者降温时应注意肛温不得低于
A、33℃B、30℃C、35℃D、35.5℃E、36℃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采用冰帽降温时需注意以下事项,观察头部皮肤变化,尤其是耳廓部位应注意防止发生青紫、麻木及冻伤;观察患者心率,防止心房、心室纤颤或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注意定期观察体温,为患者监测肛温,半小时一次且肛温不得低于30℃(B对ACDE错)。
主管护师
1、对鉴别单纯性与绞窄性肠梗阻最有帮助的检查是()
A、血气分析示血氧分压降低B、腹平片可见多个液气平面C、腹腔穿刺抽出血性物D、血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分类0.9E、血生化检查示电解质紊乱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呕吐物、胃肠减压液或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考虑出现了血运障碍发展至绞窄性肠梗阻。(C对)
2、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期间最重要的是观察()
A、生命体征B、腹痛C、出入液量D、肠绞窄迹象E、排便情况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期间应做好病情观察,警惕肠绞窄迹象。绞窄性肠梗阻时,肠壁发生血运障碍会导致肠管坏死,引起肠穿孔,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早期可出现休克,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选D)
8、诊断直肠癌最重要且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血清癌胚抗原(CEA)测定B、大便潜血试验C、直肠指检D、纤维结肠镜检查E、CT检查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选项A、B、D、E虽为直肠癌辅助检查的手段,但与选项C相比均需要依赖仪器与标本采集。又因为直肠癌大多发生在直肠的中下段,75%以上的直肠癌可于肛门指检时触及,因此据临床验证,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且简便易行的方法,故正确答案为C。
4、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原则是
A、禁食、补液B、灌肠、促进肠蠕动恢复C、输液、纠正全身生理紊乱D、解除肠道梗阻和矫正全身生理紊乱E、手术治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肠梗阻的具体治疗方法根据肠梗阻的类型、部位和病人的全身情况而定,但其基本原则为解除肠道梗阻和矫正全身生理紊乱。(D对)
男性,65岁,因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18小时来诊。查体:T37℃,P78次/分,R19次/分,BP/74mmHg。急性病容,唇舌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全腹膨隆,可见肠型和蠕动波,脐区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肠鸣音活跃,有气过水声。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容均升高,血清钾2.6mmol/L,1年前曾因胃穿孔做过胃大部切除术。
5、以下措施作为最后考虑的是
A、禁食水B、胃肠减压C、应用抗生素D、纠正水电解质失衡E、手术治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手术治疗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肠梗阻、或必须用手术解除梗阻的肠梗阻。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士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