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形红斑治疗专科医院 >> 环形红斑常识 >> 中医能治好荨麻疹吗

中医能治好荨麻疹吗

 

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一般不会持续出现超过24小时,但会反复发生新的皮疹。主要是出现皮肤发红伴随或不伴随肿胀。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

一、典型症状

1、皮损表现。荨麻疹的典型表现是迅速出现的风团,局部常发痒或有麻刺感。风团扁平发红,或是苍白的水肿性斑块,而边缘有红晕,有时风团呈环形,几个相邻的环状损害可以融合成地图状,偶有风团形成水疱、大疱,水疱周围常有红晕,易发生于儿童。风团消失后,皮肤恢复正常,在24小时内同一部位一般不再发生新损害。风团的大小及数目不定,可出现在任何部位的皮肤,如出现于唇部、眼睑,可使患处显著肿胀,而舌、口腔或咽喉等黏膜处都可累及。

2、并发症。荨麻疹出现并发症较少见,可有累及其它系统的症状。

3、神经症状。引起荨麻疹的一些化学介质影响了血脑屏障,使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发生脑水肿,或发生脑膜刺激症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抽搐、昏迷,甚至发生脑疝而死亡。

4、心脏症状。具有典型的荨麻疹皮损的同时伴发心脏功能性改变,可表现为心悸、心慌不适、胸痛、胸闷、气急、心律失常等。心电图有明显的非特异性改变,心脏性改变随皮疹消退而恢复正常。

5、关节、肌肉症状。皮损可全身泛发,肌肉症状表现为肌肉疼痛、肿胀和压痛及四肢活动障碍。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但无肿胀。症状随皮疹消退缓解或持续数天消失,发病机制可能与某些致炎、致痛介质共同作用有关。

6、胃肠型症状。典型荨麻疹症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偶然有少量腹水形成。腹痛范围广,无固定压痛点,腹泻一般为水泻。治疗除用抗组胺药外,可口服阿托品或颠茄,而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必要的。

7、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哮喘或喉头水肿,严重的喉头水肿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8、胃肠道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9、全身症状。严重的患者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尤其急性荨麻疹患者可发热达40℃左右。血压可降低,甚至发生昏厥或休克。

二、分类

1、自发性荨麻疹。主要因自身免疫低下而诱发一些皮疹,难以通过意识控制。

2、急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是由食物、药物或感染因素等引起的皮肤风团样皮损,病因复杂。通常起病较急,自觉剧痒,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一般数小时内会自动消失,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但新风团可反复发生,发病总时间<6周。

3、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一般病程≥6周。临床比较常见,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风团或伴有红斑,每天发作或间歇性发作。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病情顽固,常常存在治疗效果差或者治疗后停药即复发。

4、物理性荨麻疹。包括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寒冷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热性荨麻疹等。

4、其他类型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等。

三、主要病因

1、外源性因素

食物因素:食物因素如动物性蛋白,(如鱼、虾、蟹、贝壳类、蛋类等)和植物(如蕈类、草莓、可可、番茄等),以及腐败食物、某些食品添加剂,如水杨酸盐、柠檬黄、亚硫酸盐、安息香酸盐等也可引起荨麻疹。感染因素:各种病毒感染(如病毒性上呼吸道病毒、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败血症、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以及真菌、寄生虫感染均可引起。药物因素: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磺胺类药物等。有些药物为组胺释放物(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奎宁、胼苯哒嗪、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等),还有的致敏原是药物添加剂中的赋形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如山梨醇、苯丙烯酸等)。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肤接触物:常见吸入物有花粉、动物皮屑、粉尘、尘螨、真菌的孢子及一些挥发性化学品等,皮肤接触物有某些植物、动物毛发、昆虫叮蜇、毒毛虫刺激等。物理因素:如摩擦、压力、冷、热、日光照射等。

2、内源性因素

精神及内分泌因素:如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抑郁等。系统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其他因素:

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可存在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异常。

四、荨麻疹的中医病机

荨麻疹,最主要的症状表现就是:痒。黄帝内经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用激素来止痒,是在干什么?是在灭掉这个信号灯。

那皮肤瘙痒这个信号灯,提示身体的什么问题呢?

在中医的理论中,认为风邪善行而数变,变幻无常,游走不定,如果风邪积聚在皮下,则会出现皮肤瘙痒,发病部位无固定部位,此起彼伏。荨麻疹来无影去无踪,有些荨麻疹经过简单治疗就可以治愈,有些荨麻疹不用治疗也可以自愈。中医要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将在表的风邪赶出去。风为百病之长,是六淫的大哥。风和寒邪相结,就是风寒;风和热邪相结,就是风热;风与湿邪相结,就是风湿。这是外界来的风,还有体内自身的内风,血虚会生风,血热会生风。风有这么多来源,中医治病必求于本。同样的一个荨麻疹,同样的皮肤瘙痒,都是皮肤表层有风邪,可是风有这么多种,你的荨麻疹皮肤瘙痒到底是

五、荨麻疹的中医分型

1、风寒型荨麻疹。

风邪和寒邪跑到皮层,这种类型的荨麻疹因为皮层有寒,所以遇冷就发作,在冬季和春季发作频率较高。因为皮层有寒,所以发出来的疹子颜色偏淡。这种风寒型的荨麻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常见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代的人离不开空调。空调吹出来的是寒气,长期吹空调的人皮肤就被寒气束缚住了,这类人就长期不出汗。不出汗的话,皮层的一些邪气就排不出来,然后邪气越积越多,想从皮肤发出来,但是因为毛孔没打开,想发而不得发,不得已拉响这个警告灯,表现为皮肤瘙痒。大部分人皮肤瘙痒的问题是因为长期吹空调不出汗导致的。你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吃药不能代替你改变吹空调的习惯,吃药不能代替你出汗。

2、风热型荨麻疹。

风邪和热邪跑到皮层,这种类型的荨麻疹因为皮层有热,所以遇热发作,往往是夏季和秋季发作频率较高。洗热水澡或者是被窝里温度太高,也容易发作。这种风热型的荨麻疹往往是老年人见的较多,荨麻疹皮肤瘙痒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病程拖得很久。发出来的疹子偏红,说明皮层有热。大多数情况是由于寒郁化热。寒气一直郁闭在一个密闭空间里,久而久之就化热的,化了热之后皮肤毛孔还是没打开,这种风热邪气出不去,也只能用瘙痒来提醒你。

外风差不多就这两种,风与湿邪结合导致皮肤瘙痒的,一般不叫荨麻疹,属于湿疹的范畴。内风,内风多是由于血虚血热引起,表皮里的血液不足,这时候内风则生;表皮里的血液偏热,也容易生内风。中医有一句行话,叫做血行则风灭。补足表皮里的血液,让血液流动起来,这个内风就消失,内风消失皮肤瘙痒也会跟着消失。

3、血虚型荨麻疹。

血虚型荨麻疹是因为表皮的血液不足,皮肤的风起来了,所以产生瘙痒。这种瘙痒没有特别明显的时节规律,一年四季都可发作。现代医学叫做皮肤划痕性荨麻疹,出现的部位在袜子勒得比较紧的地方,或者是裤腰带勒得比较紧的地方。为什么在这些地方容易皮肤瘙痒呢?非常好理解,你皮肤里本来就血少,你袜子一勒,血液就更加过不来了,血就更少了,这时候血液里就生风,瘙痒就出现了。,别把身体勒这么紧,穿太紧的袜子,衣服,都是对身体不好的。

五、中医治疗

1、风寒型荨麻疹,推荐的方子是医圣张仲景的《桂枝汤》。

(1)、组方:

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枣12枚,炙甘草6g。

桂枝汤在外可以调营卫,在内可以调气血。也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病,都可以用桂枝汤这一首方加减来治疗。所以,把桂枝汤称为万方之祖。它的本质就是风寒邪气郁在体表,解决思路是把风寒邪气发散出去,来看桂枝汤是如何把风寒邪气发散出去的。

(2)、方解

第一梯队,用桂枝+白芍来调和营卫。用桂枝在解肌发表,打开毛孔,让在表的风邪有出口可以出去;白芍养血敛阴,和血息风。他们配伍在一起,就是一阴一阳,桂枝主外,负责把邪气赶出去;白芍主内,负责把营血补足。

第二梯队,用生姜配大枣来化生阳气。我们现代家喻户晓的姜枣汤,就是出自桂枝汤。生姜的辛配上大枣的甘,组成辛甘化阳,化生出来的阳气可以驱赶风寒之邪。

第三梯队,用炙甘草来调和药性,使得药性发挥持久。

桂枝汤药性非常平和,在针对荨麻疹皮肤瘙痒这种病症,一般3到5天见效,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服用桂枝汤有个重要的注意点,就是服完药要在身上看到微微出汗,如果喝完桂枝汤后不出汗,效果就差很多。

如果不发汗,那就在喝完药之后再喝一小碗粥。

看到汗出,就表明体内的气血往体表能发散出来,这个通路是通畅的。只有这条通路通畅,邪气才能够出去。

2、风热型荨麻疹,推荐的方子是《消风散》。

(1)、组方:

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6g,炙甘草、木通各3g。

(2)方解:

第一梯队,用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来祛风解表。考虑到瘙痒主要跟风邪相关,痒自风来,所以首要任务就是疏风。这里的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都具有辛散透达之性,将风邪赶出去。

第二梯队,用石膏+知母来清肌肤之热。考虑到皮层有热,所以要将热邪透达出去,石膏的辛凉透表配上知母的滋润寒凉,有效的针对表层的热邪。

第三梯队,用苍术+苦参来清热燥湿,再用木通把湿邪渗出去,这个梯队用来解决皮层的湿邪。考虑到荨麻疹有水泡渗出,这是表层有湿邪的表现。苍术和苦参清热燥湿,可以很好的解决皮肤表层的湿邪。

第四梯队,用当归+生地+胡麻仁来养血活血,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则风灭的组方思路。

看起来非常复杂的方子,通过解读后,发现它的思路其实还是很清晰的,始终围绕散风,清热,祛湿,养血来展开。

3、血虚血热型荨麻疹,推荐方子用《当归苦参丸》。

当归苦参丸,也是一个中成药,里面成分只有两味药:当归和苦参。当归养血补血,苦参清热燥湿。皮层血分不足,当归来补;苦参偏寒,有清热作用,可以将皮层血分的热清掉;同时苦参还能燥湿,对于皮肤湿疹也同样有效。所以,当归苦参丸不仅仅是针对血虚血热型荨麻疹,对于偏湿热的湿疹也同样有效。

当归苦参丸,里面的当归能和血息风,苦参能清热燥湿,配伍在一起之后,能息风止痒,能燥湿止痒。

水火既济知未病

喜欢该文的,赞赏啊。谢谢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m.com/wadzz/135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