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斑的种类是比较多的,治疗色斑时一定要先分清斑种,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取得理想的祛斑效果。
今天小编就带您专业学习一下21种色素性疾病诊断方法:(一定要耐心看完哦)
1、太田痣
诊断标准:发生在巩膜、三叉神经不对称分布,多数呈斑片样、少数呈斑点样、大小不等,青色、棕色、蓝色、青黑色,50%患者青春期发病,女性居多,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自愈倾向,多数不隆起皮肤,随年龄增长可能会隆起皮肤,面积加大,颜色加重。
太田痣案例图:
2、伊藤痣
诊断标准:发生在肩峰三角肌、上肢近端,斑片样,浅褐色、蓝色、青色、青黑色,与发病年龄、性别、家族史、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随年龄增大色斑无变化。
伊藤痣案例图:
3、颧部褐青色痣
诊断标准:颧部对称分布,偶发于眼睑、鼻翼、斑点样,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mm,黑灰色、黑褐色、灰褐色、褐色、16-40岁女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随年龄增大色斑颜色缓慢加重,多数合并炎症后色素沉着。
褐青色痣是一种先天性非遗传性的皮肤色素性疾病,因为好发于颧骨又称颧骨母斑,而色素沉积于真皮层,又让它有了真皮斑的名称。
颧部褐青色痣多发于女性,该疾病需要与太田痣和雀斑加以鉴别。太田痣临床上大多数为单侧分布,沿三叉神经眼、上额支走行,发病早,多在出生时或1~2岁发病,皮损为融合性的色素沉着斑,常合并有眼、口腔黏膜损害。雀斑的皮损为黄褐色斑点,相对较小,发病早,多在5岁以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改变,夏季加重。
治疗
颧部褐青色痣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为年龄越小,其吸收就越好,沉积的色素颗粒少,治疗效果就好。另外早期面积小,成人后面积变大,色素颜色加深,加大了治疗的难度,增加了治疗费用。
调Q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可以取得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调Q激光选择性光热吸收原理,靶向作用真皮层沉积色素颗粒,以其强大的瞬间功率、高度集中的镭射能量及高度的色素选择性,将色素颗粒击碎,通过淋巴组织排出体外,而不影响周围正常组织,从而达到疗效确切、无损伤、无瘢痕、痛苦小及治疗安全的良好效果。因为色素爆破在真皮层内,一次爆破或立即代谢排除都不太可能。因此,调Q激光治疗褐青色痣一般需要接受3次左右的治疗,每次治疗间隔3个月,以让体内吞噬细胞完全将被击碎色素颗粒代谢吸收后排出体外。
注意事项
激光治疗后,治疗部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皮肤水肿和皮肤渗,可以冰敷减轻水肿和灼热感。恢复期表现为水肿的消失,三天结痂,一周脱痂。预防局部的皮肤感染,愈合期间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以免太多的出汗使恢复期延长。脱痂时最好让其自动脱落,在这一段时间内治疗区不接触水,不化妆,不搓擦,不饮酒,不服用阿斯匹林,不进行面膜,要注意防光否则会产生短暂的色素沉着。
颧部褐青色痣案例图:
4、蒙古斑
诊断标准:任何部位均可发病,多发于腰骶部、臀部、几平方厘米到几十平方厘米不等,蓝色、青色、褐色斑片。出生时即有,主要发生在黄种儿童,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可以自愈,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随年龄增长自然消退。
蒙古斑案例图:
5、色素痣
诊断标准:交界痣:为直径几毫米到几厘米深浅不同的褐色、青色、黑色的斑点样色素沉着,平滑无毛,但也可稍高起,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无性别发生率的差异。混合痣:临床表现类似于交界痣但更高起于皮肤。皮内痣:直径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头颈部多见。颜色为褐色、青色、黑色或皮肤色。直径小于25px,表面有毛。呈半球形隆起,乳头瘤样带蒂损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
依次为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乳头瘤样带蒂损害案例图:
6、炎症后色素沉着
诊断标准:发生炎症部位,片状、点状,褐色、棕褐色、黑色,有家族史,与日晒、季节有关,无自觉症状,有自愈倾向,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随年龄增大和时间色斑变淡或消失
炎症后色素沉着案例图:
7、脂溢性角化病
诊断标准:发生在任何部位,头面、躯干及上肢最常见,褐色、黑色、黑褐色,斑点、斑片样,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与日晒和季节有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有的会微微隆起皮肤,随年龄的增大色斑颜色缓慢加重。
脂溢性角化病案例图:
8、咖啡斑
诊断标准:发生在任何部位,斑片样咖啡色,出生时或幼儿期发病,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随年龄增大面积变大数量增加。
咖啡斑案例图:
9、斑痣
诊断标准:发生在身体各处,躯干为多,一般不对称、斑片,数毫米大小、淡褐色斑片上散在褐色或黑褐色丘疹、出生时或幼年期,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稍隆起于皮肤。青春期发展较快,成年后不再扩大。
斑痣案例图:
10、黄褐斑
诊断标准:发生于双颊或额部对称分布的黄褐色斑点或斑片样色素沉着,与性别有关,有一定的家族史,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有关,有自愈倾向,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随时间推移可能减淡或消失。
黄褐斑案例图:
黄褐斑的形成原因黄褐斑也称为蝴蝶斑、妊娠斑、肝斑或色素沉着,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以中老年女性居多,是发生在颜面的色素沉着斑。黄褐斑的形成原因如下。
a.长期服用避孕药、内分泌失调、女性妊娠期、月经周期紊乱、性生活不协调等易造成体内雌激素变化,雌激素通过解除谷胱甘肽或硫氢基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使黑色素形成增加,产生黄褐斑。
b.与情绪有关:人的情绪会影响到荷尔蒙的分泌,精神不振、忧郁、心理压力大、烦燥易怒、性生活不规律等都会引起黄褐斑;当黄褐斑出现后,人的情绪变化更加严重,可能会出现急于求成、失望等心理,从而进一步加重黄褐斑的病情,所以日常生活中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很重要。
c.日光照射:长时间的日晒及辐射性较强的光源会使黑色素合成加速,因而色素沉淀形成黑斑,导致肤色变深;紫外线辐射可以改变角质细胞中黑色素小体的分布模式,会加重黄褐斑患者的病情。至于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如粉尘、二氧化硫等浓度的升高,并大量溶解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可使面部皮肤中黑色素细胞密度增高,经光化作用黑色素合成增加,也会促发黄褐斑。
d.化妆品使用不当:滥用化妆品也会引起黄褐斑。很多劣质化妆品中都含有过量的重金属等成分,皮肤吸收后会引起酪氨酸酶活性增强,加速黑色素沉着。经紫外线照射会诱发为黄褐斑。
e.食物:饮食中长期缺乏谷光甘肽,会使皮肤内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加,进而使酪氨酸氧化成多巴素,形成黑色素,从而发生色素沉着,产生黄褐斑。如辣椒、花椒、胡椒、生葱、生蒜、芥末、韭菜等;如油煎、油炸、肥肉、年糕、糍粑等食物要尽量少吃。
综上所述,黄褐斑主要因女性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大,各种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妇科病、糖尿病)等以及体内缺少维生素及外用化学药物刺激引起。所以调节好饮食和睡眠是祛除和改善黄褐斑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才能配合好的治疗方法进行同步养护,达到最佳效果。
11、黑变病
诊断标准:发生在暴露部位,颜面部、颞部、颌部、胸、手背部斑点或斑片样褐色、蓝灰色,色斑周围有毛囊病变,女性多于男性,与季节日晒有关,有自愈倾向,但不明显,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脱离接触源或日晒色斑可能会减轻。
黑变病案例图:
12、黑子
诊断标准: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的黄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幼年发病,有的出生时即有,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随年龄增大数量增多,成年时稳定或逐渐减少。
黑子案例图:
13、雀斑
诊断标准:发生在日晒部位,黄褐色斑点样,5-10岁发病,与日晒和季节有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不隆起或凹陷于皮肤,随年龄的增长色斑数量增多。.3岁后发病;双颊、鼻头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征;1~5毫米大小的色斑均匀分布;色斑呈现为亮棕色。
雀斑案例图:
14、蓝痣
诊断标准:分为普通蓝痣、细胞蓝痣。普通蓝痣:发于上肢和面部,斑点,1-8mm,灰蓝色,幼年发病,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无自愈倾向,隆起于皮肤,随年龄增大颜色会加重,增大至8mm左右不再生长,终生不恶变。细胞蓝痣:发生在臀部、尾骶部,相对于普通蓝痣更大些,蓝色、蓝褐色,出生时即有,易恶变成黑色素瘤。
蓝痣案例图:
15、文身
诊断标准:各种颜料刺入或因外伤进入皮肤内绘成不同的图像,随着时间推移,颜色可能消退。
文身案例图:
16、毛囊角化病
诊断标准:好发于毛囊多的部位,常对称分布小丘疹,丘疹顶端覆以油腻性痂皮或糠状鳞屑。针尖或芝麻大小,初期为正常肤色,逐渐增大融合成不规则的疣状斑块,呈褐色、咖啡色或深褐色。发病于20-30岁,有遗传性,夏季加重,患者对热敏感。无自觉症状,但有些病变有自愈倾向。隆起于皮肤,随年龄增大病情可逐渐加重。
毛囊角化病案例图:
17、汗孔角化病
诊断标准:任何部位均可发病,环形、地图形或不规则形的边界清楚的斑片,大小不等,小的如绿豆大小,大的直径约4-6厘米甚至更大,皮损呈淡褐色或褐色,边缘颜色较暗。多见于男性,一般在幼年时发病,但也有到成年以后才发病。一般都有家族史,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往往无自觉症状,很难自愈,隆起于皮肤。
汗孔角化病案例图:
18、Becker痣
诊断标准:多发生于胸背、肩部,也可见于下肢及臀部,多为单侧。斑片样,在色素斑上有毛发增多,大小不等,多为单发。浅褐色、深褐色,多发生于10-30岁,男性患者,有家族史。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无关。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自觉瘙痒。隆起于皮面,病变中央可轻度增厚,粗糙,病变表面毛发增多、增粗,随年龄增长,色素斑逐渐扩大,可在一到两年内缓慢增大,随后保持稳定。
Becker痣案例图:
19、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
诊断标准:发生在耳前和颈后。偶尔单侧发生。皮损表面可有糠秕样脱屑。毳毛区损害多累积毛囊使毳毛脱落,境界清楚的红斑(伴或不伴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其上散布多发淡色的毛囊性丘疹。红斑和色素沉着混合,多在青年人或中年男性中发病。与日晒、季节、内分泌有关。偶有瘙痒。隆起皮肤。
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案例图:
20、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样痣或毛细血管扩张痣,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好发于面、颈和头皮,大多为单侧性,偶为双侧性,有时累及粘膜。损害初起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呈不规则形,边界清楚,不高出皮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压之部分或完全退色,表面平滑。随着年龄增长,颜色加深变红,变紫,65%的患者的病灶将逐渐扩张,在40岁前可增厚和出现结节,于创伤后易于出血。鲜红斑痣是无数扩张的毛细血管所组成的较扁平而很少隆起的斑块,属于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病灶面积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终生不消退。鲜红斑痣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面颈部多见,占75%-80%,多以单侧并以右侧多见。鲜红斑痣同时累及眼神经和上颌神经时有15%的机会可合并难治性青光眼。在鲜红斑痣患者中,1%-2%伴有同侧的软脑膜血管畸形,称为Sturge-Weber综合征。
病因
鲜红斑痣(PWS)是先天性的浅部皮肤血管畸形,发生率为0.3%,大部分发生于面部和颈部。40%的鲜红斑痣在解剖学上严格分布于皮肤三叉神经的分布区域。鲜红斑痣被认为是血管紧张度神经调节的改变结果,通过局部交感神经系统的成熟缺陷所致。与血管瘤不同的是,鲜红斑痣并不会随时间退化,相反如果不及时治疗,鲜红斑痣可能会变得更加肥厚,而逐渐发展成小结。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尤其是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很安全,并且对大多数患者有效,尤其是年轻患者。
如果患者在早期没有接受治疗,皮损可能就会进展,变得更加严重。
治疗
鲜红斑痣是属于血管畸形,治疗起来有一定难度,激光治疗鲜红斑痣是目前效果最好、最受认可的方式。年龄越小,趁早治疗越好,原因有好几个方面,主要跟鲜红斑痣的一些特性有关。首先随着年龄的增大皮肤增厚,这样不利于激光穿透深部的皮损;其次,随着年龄的增大血管病变也会增厚,不利于有效消除;再一个随着年龄的增大,血管管径增粗,消除鲜红斑痣的可能性也减小。年龄越大,鲜红斑痣的面积也就越大,病灶也就越深,这样激光治疗就很难掌握好尺度,会有留下疤痕或祛除不彻底的可能性。
21.老年斑:.30岁以后发病,面部、手背和手臂等阳光直接照射部位,褐色,形式多样,大小不一,其中一些斑点表面粗糙。
祛斑需要一个有序的治疗过程,要先问诊,分斑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祛斑效果。
21种常见的色素性疾病诊断方法,请妥善保存哦。后期我们还会有相关专业知识推出,一起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