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SLE大多在12~14岁发病,5岁以下的儿童发生SLE是很少见的。儿童期SLE导致患儿病死率,较成年人SLE导致的患者病死率高。
近年来调查显示,我国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于儿童患者而言,其发病较为隐匿,临床表现较为多样,因此诊断难度较大,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那么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如何?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儿童SLE发病机制
对于儿童SLE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SLE研究的热点,根据研究表明Ⅰ型干扰素与儿童SLE早期发病密切相关,大于50%遗传突变与Ⅰ型干扰素及其信号通路有关。且目前许多研究证据表明,微小RNA(miRNA)参与SLE相关基因差异性表达。
此外,调查结果发现SLE发病机制涉及近个基因。可见儿童SLE早期发病与遗传易感等位基因突变密切相关,这就从发病机制上,解释了儿童SLE的严重程度高于成年人SLE的原因。
儿童SLE发病症状
儿童SLE一般症状有不规则型的发热,并且伴有乏力、全身不适、体重下降、纳差、脱发等。
在临床研究中证明,在患儿首发症状方面,大多数患儿以皮肤黏膜症状作为首诊症状,主要表现如下:
◎多数表现为非典型蝶形红斑,或双手皮肤受到刺激变红;
◎可见对称性颊部蝶形红斑的特征性皮疹,上胸部及肘部等外露的部位可见红斑样的斑丘疹;
◎掌指、掌指一侧、指甲周围、指甲下远端等也可见红斑。
在关节症状方面,表现为肌肉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和畸形。
此外,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多个脏器:
◎常常累及心内膜、心包和心肌,表现为心力衰竭;
◎累及肾脏时,可见从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到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重症可死于尿毒症;
◎累及神经系统时可见性格改变、头痛、偏瘫、癫痫及失语等。
对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还有几个特点值得注意:
1.新生儿狼疮
皮肤会有环形的红斑,先天性心脏传导受阻滞,有一定的自限性,宝宝在出生4~6个月内就可以自行消退,不过心脏疾病经常会持续性存在。
2.红斑
对于出现典型的面部蝶形红斑者易于诊断,但是对于出现紫癜样皮疹及其他不典型皮疹者,需要仔细鉴别,以免误诊。
3.血液
据研究表明,对于大部分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其病史时间多相对较长,部分患儿既往曾诊断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等疾病,因此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疑似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时,应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既往病史询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