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要求在宝宝出生喂奶72小时后,医院产科采集宝宝足跟血三滴,然后滴渗在特定的滤纸上形成1厘米大小的血斑,再将其血标本送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筛查,于采血后1个月左右通过短信告诉家属筛查结果。
2.怎样预防和治疗唇腭裂?
为预防唇腭裂的发生,母亲怀孕期间应注意营养均衡,出现偏食或严重的妊娠呕吐,应及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尽量保持心情平和愉快,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减少对放射线和微波的接触;戒烟,少喝酒;还应预防病毒感染,一旦患病应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的药物。
一般单侧唇裂整复术最合适的年龄为3~6个月,双侧唇裂整复术比单侧唇裂整复术复杂,通常在6~12月龄时实施手术。关于腭裂手术的合适年龄,在发达国家多在8~12月龄时实施腭裂整复术。医院条件不同,腭裂手术多在1~2岁左右进行。早期手术有助于患儿建立正常的发音习惯,获得理想的发音效果。此外,手术年龄还应该考虑患儿的全身健康情况及生长发育情况。患儿发育欠佳一般应推迟手术年龄。
3.如何处理宝宝的诞生牙?
宝宝通常是在6个月左右才会长牙,可是有的新生儿刚出生时,口腔中就已经有牙萌出,这种过早萌出的乳牙称为诞生牙。早萌的乳牙多发生在下颌乳中切牙的部位,也就是下颌牙床的前部,较少发生在其他部位。早萌的牙齿可以是正常的乳牙,也可能是正常牙以外的多生牙。如果是多生牙,其下方有正常的乳牙胚,还可以萌出。与正常萌出的牙不同,早萌牙多数牙根尚未发育,仅仅附着在牙床上,并不牢固。松动的早萌牙,应该尽早拔除,因为松动的牙受到一个很轻的外力就有可能脱落,如果被宝宝吸人气管,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牙齿无松动,可考虑保留牙齿,但要经常检查牢固情况。因为拔除多生牙后影响不大,若拔除正常乳牙,日后可导致相邻牙的移位或使牙弓缩小.有时候早萌牙由于牙尖比较锐利,宝宝吸吮乳头时可能摩擦舌下的系带,遇到的舌系带稍微短一些的宝宝会引起系带的损伤,。此时,可以通过改变喂养方式如用匙喂养来减少对舌系带的摩擦,同时检查是否存在舌系带短的情况,如果舌系带短,则应该做舌系带延长术。还可以由口腔医生调磨尖锐的牙齿使其变钝,以避免在哺乳时咬伤母亲的乳头。
4.如何处理宝宝多指(趾)畸形?
指头和脚趾头长出超过5个以上的指(趾)即为多指(趾)畸形,又称“赘生指(趾)”,也就是通常说的“六指(趾)”。这种畸形生后一望而知,但外观上不尽相同:①常见的呈分叉状,多出的指头或脚趾头一般位于拇指(脚拇趾)内侧和小指(第五趾)外侧,单独存在,但较正常指发育稍差,而且指节(趾节)少。②有些赘生指外形酷似鸟爪状突出,显得尖细且弯。③其他如蛇头赘生指(趾)、球形指(趾)、细蒂状赘生指(趾)也可见到。
对于多指(趾)畸形的治疗以手术切除成形为主,一般在1岁内施行手术。细蒂状赘生指(趾)可在生后用丝线结扎,双蛇头状赘生指(趾)可适当推迟手术时间至3岁左右。
5.如何识别宝宝先天性食管闭锁?
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的通道,因胚胎早期在发育过程中,食管的贯通发生障碍,就会发生食管闭锁这种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如果发现刚出生的宝宝口腔唾液增多,频吐白沫似蟹状,第一次喂1~2口奶水即有呛咳和奶水从口鼻中外溢,同时出现口周和面部发绀,甚至有阵阵窒息,宝宝异常痛苦;以后每次喂奶水,均会发生同样的现象时;应该立刻想到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可能性。
绝大多数的先天性食管闭锁均合并有食管气管瘘,消化液可以通过瘘管进入呼吸道内,同时唾液和奶水常呛入气管内,所以大多数病例合并有肺炎或肺不张。另外,还可能伴发先天性心脏病、直肠肛门闭锁等其他畸形。
6.宝宝先天性肠闭锁是怎么回事?
闭锁就是管腔闭死的意思。由于肠管先天性发育异常(空化不全、缺血)以及遗传因素,导致某段肠管缺如或者肠管内腔有隔膜形成,从而发生完全性肠梗阻称“肠闭锁”,它包括十二指肠闭锁、小肠闭锁、结肠闭锁。其中小肠闭锁最多见。宝宝出生后持续反复呕吐奶块和绿水、腹胀逐渐加重、无胎便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7.如何处理宝宝肛门闭锁?
肛门闭锁就是肠道没有出口,简称“无肛”,属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男孩较多见。如果发现有下述情况,医院就诊:新生儿正常肛窝处无肛门,会阴部发育较窄;有些病例在会阴肛门区有一浅窝,但无肛门,刺激该处有收缩皱纹,孩子哭闹时该处有冲动感,有时该处膨起;个别在正常肛窝处仅有一薄膜覆盖,隐见蓝黑色胎便;有些病例会阴肛门区为完整的皮肤遮盖,无肛窝。以上均属于肛门闭锁。与之相近还有肛门狭窄,这种孩子肛门口狭小,缺少应有的肛门皱纹,并合并排便困难。另外,必须重视有75%的肛门闭锁合并先天性瘘管,且因性别有所区别:男孩瘘管可开口于会阴、尿道、膀胱;女孩瘘管则开口于会阴、外阴前庭、阴道处.少数女孩正是由于瘘的存在,吃奶阶段尚能正常排泄以至到1岁以后才被发现问题。
8.如何处理宝宝“仓眼”(先天性耳前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在胚胎发育期的轻微畸形造成的。耳前瘘管多数情况下是单独发生而不伴有其他外耳畸形,仅有少数患儿同时伴有腭裂、副耳廓、耳廓发育不全、遗传性耳聋等先天畸形。大多数耳前瘘管口位于耳前,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轻的仅在耳前有一凹痕,重者瘘管可以有广泛的分支,形成多个盲管,管壁被覆复层鳞状上皮,偶有和中耳或颞下颌关节相通;少数病人瘘管可以开口于耳廓内、外耳道或耳后皮肤上。
先天性耳前瘘管常分泌一种白色乳酪样分泌物,可以有臭味。一般平时没有自觉症状,如有继发感染可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甚至形成脓肿,反复感染破溃,可使瘘口周围的皮肤形成明显的瘢痕。有的耳前瘘管位置很低,可穿过耳廓软骨与面神经走行相交错,严重的有时可合并眼斜嘴歪等面瘫表现。
对于没有感染的耳前瘘管不必处理,而对于继发感染的耳前瘘管,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局部外敷鱼石脂软膏,如有脓肿形成,须切开引流放出脓液,在感染控制后手术切除瘘管。手术应一次切除干净,必要时切除少许软骨,否则极易引起复发。
9.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又称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近年来在新生儿溶血病的防治方面的进展已使该病的严重性和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它仍是新生儿期黄疸和贫血的重要原因。
10.新生儿溶血病发病机制是怎样的?
当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血型抗原为母亲所缺少时,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循环,可使母体产生对胎儿红细胞抗原相应的抗体,此抗体又经胎盘循环抵胎儿循环作用于胎儿红细胞导致溶血。只要少达0.05-0.1ml的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循环就足以使母亲致敏,特别是在胎母输血时发生。
11.什么是Rh血型不合溶血病?
Rh溶血病在第一胎发病率很低,因为初次免疫反应产生IgM抗体需要2-6个月,且较弱,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多数发生在妊娠末期或临产时,故第一胎常处于初次免疫反应的潜伏阶段。当再次妊娠第二次发生免疫反应时,仅需数日就可出现主要为IgG是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并能迅速增多,故往往第二胎才发病。Rh系统的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引起,若母亲有过受血史,且Rh血型又不合,则第一胎也可发病。
12.什么是AB0血型不合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中以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为最多见。其中以母亲O型、胎儿A型或B型最为多见;但母亲A型、胎儿B型或AB型,或母亲B型、胎儿A型或AB型时亦同样可以发病,但较少见。因为A或B型母亲的天然抗B或抗A抗体主要为不能通过胎盘的IgM抗体,而存在于O型母亲中的同种抗体以IgG为主,因此ABO溶血病主要见于O型母亲、A或B型胎儿。
与Rh溶血病不同,AB0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这是因为食物、革兰氏阴性细菌、肠道寄生虫、疫苗等也具有A或B血型物质,持续的免疫刺激可使机体产生IgG抗A或抗B抗体,怀孕后这类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引起溶血。由于A和B抗原也存在于红细胞外的许多组织中,通过胎盘的抗A或抗B抗体仅少量与红细胞结合,其余都被其他组织和血浆中的可溶性A和B血型物质所中和吸收,因此虽然母婴ABO血型不合很常见,但发病严重者仅占少数。
13.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抗原性的强弱、个体的免疫反应、胎儿的代偿能力和产前的干预措施。出生前过分的红细胞破坏可致胎儿严重贫血;出生后新生儿则处于红细胞破坏后毒性产物的主要危险,诸如胆红素的神经毒性。在宫内,胎儿对红细胞破坏增加的反应是增加红细胞生成速率,反映为网织红细胞增多和外周血中存在有核红细胞,因此又称为“胎儿有核红细胞增多症”。对红细胞需求的增加可引起髓外造血,如肝脏、脾脏和肺部,因此患儿常有肝脾肿大。最重症的溶血病可致胎儿苍白水肿,可死于宫内或出生后不久。
14.法洛四联症的病理变化是怎样的?
法洛四联症(FOF)的主要病理变化有下列四种:
①肺动脉狭窄:最多见的是右室漏斗部狭窄,其次是瓣膜合并漏斗部狭窄;在狭窄之间可形成第3心室;单纯瓣膜狭窄少见。肺动脉狭窄是此症的主要畸形,对患儿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有重要影响。
②主动脉右置:主动脉起自左心室,但横跨室间隔,同时接受来自左及右室的血液。
③膜部室间隔缺损。
④右心室肥厚。此外,25%病例可合并右位主动脉弓,约20%病例可有左侧上腔静脉畸形。
15.法洛四联症病理表现是怎样的?
胎儿时期对于胎心的负担不大,出生时心脏大小正常,出生后卵圆孔正常闭合,由于生理上的需要,动脉导管可能开放一个时期,使较多的血液进入肺内氧合,因而青紫可不明显或较轻。动脉导管闭合后,在室间隔缺损的部位,左心室血液的全部和右心室血液的一部分同时进入主动脉,主动脉内血量增多,故较正常时增大。主动脉内的血液经过全身到右心房、右心室,由于肺动脉狭窄,右心室必须增加工作才能将血液输入狭窄的肺动脉,右心室内压力增高使右心室肥厚。室间隔缺损部位的血流决定于肺动脉狭窄程度及右心室压力高低,如肺动脉严重狭窄,右心室压力超过左心室,则有右向左分流,同时由于肺内血循环量减少,氧合血量不足,加以主动脉内有混合血,故形成青紫。
16.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宝宝时期动脉导管未闭之前,可不显症状。动脉导管闭合后,一般在3~6个月(也有见于l岁以后者)就出现青紫,常为全身性,其程度因肺动脉狭窄的程度和主动脉右移的程度而有不同。因血氧含量下降,活动耐力减小,稍一活动即有呼吸困难,宝宝期常见阵发性呼吸困难及青紫加重者,因漏斗部肌肉痉挛,致使流经肺动脉的血量骤然下降所致。重者可因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生阵发性神志不清,甚至惊厥或昏厥。指、趾呈杵状。患儿每于行走不远后自动采取蹲踞的姿势或取胸膝位,使体循环的阻力增高,从而减少右向左的分流,又可促进静脉血回流,增加血液氧合,使缺氧改善。发育稍低下,肌肉及皮下组织松软,四肢冷,脉弱,脉压小。血液血红蛋白增加,红细胞增多,可达10×lO12/L以上,通常为(6.O~8.O)×/L。红细胞压积增高,可达60~80%。血小板计数及血内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可有出血倾向。
17.法洛四联症的预后表现如何?
本病为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中预后较好的一种。肺动脉越狭窄,预后越差,可早期死亡,轻症者可活至成年,但越过20岁者很少,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亚急性或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脑血管血栓形成及脑脓肿。有以上并发症者预后不良。
18.法洛四联症如何治疗?
平时除注意预防感染外,应摄入足够水分,如遇高热、呕吐、腹泻等情况,更需注意及时补液,防止血液过于浓缩而发生脑栓塞等并发症。贫血者应补充铁剂。婴幼儿则需特别注意合理护理,以免引起阵发性脑缺氧发作。
19.什么是屈光不正?
正常时眼在无调节的状态下,远距离(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在视网膜上聚焦,因而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称为正视眼。如平行光线经眼的屈折后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称为非正视眼,又叫屈光不正。分为远视、近视、散光。近视最为常见,近视眼是指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成像在视网膜前,使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近视眼看远模糊,看近清晰。
20.引起屈光不正的原因有哪些?
①轴性:眼的前后轴过长或过短;
②屈光性:眼的各屈光间质的屈光率或屈光指数性异常。
21.什么是新生儿狼疮综合征?
多见于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母亲所生育的新生宝宝。主要是母体内与红斑狼疮相关的自身抗体在孕期第12~16周经胎盘传递给胎儿。母体的IgG在孕期最后3个月通过胎盘,等到足月出生时新生儿体内IgG的浓度与母体的IgG相等。尽管有上述这些情况,母体的自身抗体很少使胎儿致病。大多数患儿不出现临床症状,而体内的自身抗体在生后数周至数月消失。部分患儿由于母体的自身抗体生后即出现短暂的皮肤及血液改变和持续的心脏异常等。
22.新生儿狼疮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新生儿狼疮皮疹的特征为鳞屑状和环形红斑,似盘状狼疮,可见于头顶、面部、躯干和四肢。多于生后几小时或几日内出现,通常持续数周后消退,偶见持续2~3年,消退后不遗留任何痕迹。其他皮肤表现为在颧骨部位可见到日光过敏性皮损,常遗留皮肤萎缩和色素沉着,类似盘状狼疮。
先天性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是新生儿狼疮的最严重表现。可于孕期第22周发生,引起胎儿心动过缓而导致心力衰竭。
血液系统可出现暂时性的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于出生时即存在,可持续数日至数周。很少出现临床症状。有时仅出现皮肤出血点。胃肠道出血偶有发生。此外,还可有肝脏肿大,转氨酶增高和胆汁淤滞性黄疸。
23.新生儿狼疮综合征如何治疗?
新生儿狼疮的临床表现是暂时的,不需治疗可自行消失。伴心脏损害者病死率约5%~30%。新生儿期出现严重心动过缓,应使用起搏器。如胎儿时期发生心动过缓,如果孕期合适,必要时可引产后使用起搏器。
24.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出生后2~3天,一些新生儿的皮肤会出现发黄的现象,到出生4~5天时,发黄会更明显,这是因为在胎儿期,胎儿靠胎盘供应血和氧气,体内为低氧环境,必须有更多的红细胞携带氧气供给胎儿,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出生后,新生儿必须用自己的肺呼吸直接获得氧气,体内的低氧环境发生改变,红细胞的需求量减少,于是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分解产生胆红素。但新生儿的肝功能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成熟,分解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差,不能把过多的胆红素处理后排出体外,使胆红素在血液中堆积,导致新生儿的皮肤和巩膜发黄,出现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一般很轻微,如果宝宝的精神很好,吃奶也正常,则不需要特殊处理,属于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黄疸进展的情况,若发展快,皮肤像金黄色,且精神、吃奶不好,医院就诊。
25.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黄疸程度重、进展快,若验血胆红素足月儿大于12.9毫克/分升,早产儿大于15毫克/分升;3.黄疸延迟消退,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超过3周仍不消退;4.黄疸消退后又出现;5.血胆红素每天升高大于5毫克/分升。病理性黄疸除皮肤、巩膜发黄外,泪液、尿液有时也呈黄色,甚至尿布也可被染黄。此外,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可有精神不好、吃奶少、哭声弱,发热、严重者可有烦躁不安等异常表现,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导致死亡或终生留有后遗症。
总之,病理性黄疸是疾病的表现,为了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家长必须仔细观察孩子黄疸的进展情况,如果你对你的宝宝出现的黄疸判断不准的话,建议你去看医生,以免耽误病情。
26.新生儿出现头颅血肿怎么办?
头颅血肿是由于分娩时胎儿头部受产道过度挤压,或由于自然分娩困难,行助产手术如产钳助产、胎头吸引导致颅骨的骨膜下出血。这种出血并不是持续不断地发生,不用治疗它自己就会慢慢地吸收而自然痊愈,隆起的部分也会恢复正常。一般血肿在1~2个月吸收,但也有血肿长达4个月才吸收。
①止用注射器把里面的血抽出来,因为用注射器抽吸常常会将细菌带进去而引起化脓感染。
②平时也不要用手揉摸或热敷,以免加重出血。头颅血肿是颅骨外侧的异常,与脑部的后遗症无关。
27.先天愚型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先天愚型也叫Down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染色体病,群体发病率1/。这种患儿染色体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临床表现为特殊面容,眼裂小,鼻根低平,舌常外伸,手小指内弯,肌张力低,关节过度屈曲,50%左右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易患呼吸道感染并转成肺炎;男性有隐睾,常常不育;双手常呈通贯掌,第5指只有一条褶纹,足趾球区呈弓形纹。血染色体检查可出现以下几种核型:①21三体型;②嵌合型;③易位型。
28.怎样避免生先天性愚型儿?
母亲年龄与先天愚型发病有明显关系。生育年龄在35岁以上者,其生育先天愚型儿机会随年龄越高而越多。为此,对高龄孕妇及生育过先天愚型患儿的孕妇有必要做产前诊断。具体为在妊娠8周时,取绒毛做染色体检查,或在妊娠4个月时抽取羊水做染色体检查,从而避免先天愚型患儿的出生。但是正常育龄期妇女在怀孕时也有生育先天愚型儿的可能性,为了减少患儿出生,孕妇在怀孕14—20周时抽取静脉血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将有利于减少先天愚型患儿的出生。
来源:健康内蒙古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