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医院医院正式上线,首创“辅医”角色,提高患者线上就医效率。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医院于2月1日在全市首批开通新冠肺炎线上问诊通道。3月1日起,该院试运行医院,开设线上科室38个,上线医生名,提供在线电子处方与药品配送服务。
今天正式上线医院后,该院神经内科、皮肤科首批开通线上门诊模式,患者可通过图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一对一与坐诊专家交流病情。同时,该院创新性地将“辅医”角色引入线上候诊间,以人工智能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患者的预问诊,提升就医效率。
首创“辅医”角色提升问诊效率
线上问诊平均费时7分钟
一名武汉在读高中生,确诊为慢性荨麻疹后,9月以来连续三次通过医院医院进行线上复诊,药品快递到家,目前病情管理得非常不错,医院而耽误学习。因为有智能生成的电子病历,医生对孩子的病情很熟悉,孩子的妈妈对线上问诊、缴费及药品快递等流程已是轻车熟路,每次复诊三五钟结束,医患彼此都觉得畅通。
医院医院皮肤科
线上问诊负责人姜红浩
医院线上问诊,为慢性病患者的复诊,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医院医院皮肤科线上问诊负责人姜红浩介绍,慢性病患者如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等,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及病情管理,病情稳定期间的复诊最适合线上完成。疫情发生以来,非常多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通过委托子女进行复诊,做到了足不出户把病看。
据测算,患者使用医院医院后,对比传统线下就诊动辄几小时的舟车劳顿而言,整个线上问诊所花费的时间保持在7分钟左右,真正做到方便快捷。医院院长魏力介绍,这得益于该院创新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创设“辅医”角色,提升问诊效率;创新问诊模式,提升就诊体验;打造“医院”,完善诊后服务。
据了解,医院首创辅医介入模式,创新性的将“辅医”服务引入医院线上候诊间,辅医在诊前完成对患者的预问诊,由人工智能与专业医生共同完成,引导患者完成诊前智能问答、填写病情概要、上传患处图片,智能生成诊前电子病历,在主动甄别患者需求,引导患者完成后续问诊过程中作用重大,有效解决了目前医院普遍存在的医生接诊效率低、候诊等待时间长、用户体验差等问题。
此外,该院医院还积极拓展即时通讯问诊渠道,以语音沟通和视频连线为主,辅以文字说明和图片传输,创新出“多维度即时通讯线上问诊模式”。借助实时、多维度的互动问诊方式,为医患沟通提供了更加全面丰富的信息支撑,帮助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病情,大大降低了患者图文或电话等单一方式问诊的局限性。
线上问诊结束后,患者还能通过“医院”,随时随地查看、保存、打印电子病历和电子发票,完成缴费、取药等环节,并及时查看用药指导。药品经药师严格审核后,迅速由快递配送到家。
医院对此类患者最为便利
专家提醒重视线上随访系统
一名9个月的女宝宝,脸上长环状红斑,当地医生认为是湿疹,用药后无好转。上周三,女宝妈妈问诊于医院医院,医生线上接诊后,考虑面癣的可能性较大,确诊需做真菌检查。经沟通,医生为女宝线上开出检查单,约定周五做完检查拿到结果后直接找其面诊。
除处方药品外,线上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开具相应的检查和治疗项目,将线上解决不了事情移到线下,患者完成相应项目的自助预约后,抵达线下检查和治疗场地,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
医院医院皮肤科
线上问诊负责人姜红浩
医院线上问诊,确实为患者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但是不可过份地、单一地放大了便利这个功能。
医院医院皮肤科线上问诊负责人姜红浩表示,国家出台的医院管理办法中明文规定,线上初诊不能开展任何诊疗活动,只能提供建议和咨询,部分初诊患者不太能理解这一点,“初诊不能开药”反而让其觉得不便利,需要医生耐心沟通。外地医院问诊,明确诊断之后再来远程线上问诊。
“线上问诊不能代替面诊。”姜红浩提醒,便利一定是以患者的病情为中心,即便是皮肤病具有直观可视等优点,线上问诊也只能看到局部,医生也不能触诊,掌握病情信息相比线下面诊还是有缺陷的,再者很多病不是医生看一眼就能确诊,确实需要线下辅助一些检查。确诊患者当病情出现变化时或需要调整用药时,也需要转线下深入地做一些检查或接受一些治疗。
医院医院皮肤科
线上问诊负责人姜红浩
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病患者,医院能提供最大的便利。
姜红浩介绍,不止是免去了复诊开药的车马劳顿,通过线上随访管理系统,建立起完善的病情信息后,有利于医生长期跟踪管理患者病情。因此也特别提醒线上问诊患者重视医院随访这一功能,按周期填写随访表单,方便医生持续跟踪病情,可为复诊做好充分的病情准备。
互联网问诊操作
搜索“医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