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实用皮肤性病学彩色图谱》车雅敏编著
Lyme病(莱姆病)由螺旋体引起,以慢性游走性红斑并伴神经、心脏和关节等系统损害为特征。
Lyme病多由蜱等昆虫作为媒介传播,当蜱叮咬人体时,螺旋体通过蜱的唾液腺进入人体的皮肤和血液,引起皮肤和内脏损害。本病发生于任何年龄,夏季多见。皮疹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也可见于面部。初起为小红斑或小丘疹,缓慢地离心性扩大,中央消退,边缘呈环形,环较宽,隆起,边缘周围绕以红晕,通常无水疱和鳞屑。皮损多为单个,直径一般在15厘米左右,或更大。自觉烧灼及触痛,不痒或微痒。皮疹平均在3周内消退。发疹期可有发烧、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皮肤病理改变为表皮海绵形成,真皮乳头层水肿,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
神经系统病变约占11%,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脑神经损害;心脏受累约占88,表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和心肌炎、心包炎;皮疹消失后4周左右,约一半病人出现复发性非对称性关节炎,此外还可伴有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化验检查中性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免疫球蛋白M增高,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免疫荧光法可测出特异性的螺旋体抗体。
治疗应以四环素、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为主,皮质激素对皮疹效果不佳。
图片来源《皮肤鉴别诊断彩色图谱》虞瑞尧编著
明德初心仅作为学术分享使用,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