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身体很健康的那群人
都是因为麻黄(12克)、桂枝(6克)、甘草(6克)、杏仁(6克)、石膏如鸡子大(18克)、生姜(9克)、大枣(3枚)。
水煎服。
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亦治溢饮,症见身体疼重或四肢浮肿,恶寒身热,无汗,烦躁,脉浮紧。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症。
本方系麻黄汤化裁而来,为麻黄汤倍麻黄、甘草,减轻杏仁用量,再加石膏、姜、枣组成。麻黄辛温发汗,解在表之风寒;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石膏清泄里热,而除烦躁;杏仁合麻黄以宣降肺气,通调水道;姜、枣调和营卫;甘草和中调药。七药同用,寒温并用,表里同治,能一汗而收表里双解之效。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烦躁、脉浮紧为辨证要点。本方应用虽广,但不可滥用,应始终坚持辨证用药法则,按“外束风寒,里有郁热”的病机和“不汗出而烦躁”的主证特征处方,则用之多验。如表寒不甚,酌减麻黄用量;里热重,加石膏用量;兼见喘咳,加杏仁用量,并配入半夏、苏子、桑白皮;兼浮肿,小便不利,加桑白皮、葶苈子、茯苓、猪苓。
由于本方发汗力颇强,故一服得汗后,应停后服,以防过剂。凡属阳虚、表虚及有汗而烦者,均应禁用。
临床报道亦见于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痤疮、湿疹、无汗症,以及闭经、口渴、高热、急性肾炎、环形红斑、过敏性鼻炎等证属外寒里热者。现代研究表明,大青龙汤具有解热、抑菌、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等作用。
图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