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又是分别的日子。一些人离开了大城市回到了家,一些人选择考研去远方。
关于离别,似乎一直是人的主题。
分享一篇旧文章,希望你能开心并坚强。
无论分别还是远行。
01
“分别才是人生常态”
我忘了这已经是第几天,我从黑夜写到天明。
但写字,本身就是一些人的宿命:如果不去写,生活就只剩告别。
越到中年,越受不了离别。
如果说,儿时的我们还能安慰自己,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那人到中年,很多离别,真的容易变成永别。
就在前些日子,我的一个哥们走了,上次见面还笑嘻嘻的,这才没多久,服用安眠药自杀了。
上次他去拍纪录片的时候,我陪在身边探了两天班,离别的时候,他喝多了。他说,等我这部戏拍完,我的人生任务的就完成了,死了就死了。
我笑了笑说,别瞎说,你要死了,我给你买花圈。
谁知道,那个玩笑,开到今天笑不出来。人就是这么脆弱,有时候没有好好告别,最后一个嬉皮笑脸的告别就成了永别。
看着灰蒙蒙的天慢慢变亮,我的文字也逐渐变得坚定,我知道,我又跟一天说了再见,又是告别。
年年底,我送好朋友小白去机场,一年前,她要去英国读书,疫情原因耽误了。
但她还是坚决要走,我问她,为什么非要这个时候去?英国的疫情这么严重,有个三长两短,该怎么办?
她咬了咬牙,说,谁还不是为了前程呢。
我送她到浦东机场,看着来往的人,闻着消毒水的味道,陪她办完了最后的登机牌和托运。
站在安检口聊天,才发现她不是少数,那么多人都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国深造。
我们就这么聊着,直到最后一刻,我把她送上飞机,一开始我们都说好了,分别不准哭。
谁知道安检口竟然是环形的,刚说完分别,又见到了。可是,她转了个身,又要分别,我们就这样,遇到了三次,分别了三次。
最后一次,我的眼泪夺目而出,在最后一面看到她时,我几乎是喊了出来:照顾好自己啊。
我站在安检口半天没有缓过劲儿,看见人们的分别和离别,看着人们的回首和再见,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还记得一位妈妈,笑着跟儿子挥手说“加油”,转身就泪如雨下。
还记得一对情侣,隔着口罩接吻,眼泪瞬间就沁湿了面颊。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其实分别才是人生的常态。
无论头一天多么热闹的景象,最终人都会回到孤独,一切都会归零,你终究是一个人。
我曾经在《我们总是孤独成长》里写过:孤独是生活的常态,相聚才短暂的幸福。
太多人都不珍惜相聚的时间,以为那些美好会永恒。
人们总容易不珍惜眼前人,直到这人转身离开,从再见变成再也不见。
▲电影《心灵奇旅》02
“珍惜当下吧”
我在二十多岁的青春里曾经写过,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那时,我对未来充满着希望,现在看起来,太乐观了,那时觉得所有的分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三十岁时我才知道,这世界并不是永远这么温暖,分别不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分别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分别是没办法避免的,就算你再不舍,再见也会找到你,然后一巴掌扇过来,打得你束手无策。
就如就算你再也不舍这一年,这一年终将要离去;就如我多么不舍这一天,第二天也总会到来。
那既然离别是必然,我们能怎么办?答案又是老生常谈:珍惜每一个当下,并记录。
年年初,一场疫情把所有人都困在了家,“14天”成了每个人身体上的印记,口罩也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人们被封锁了起来,很多公司不得不被拖入谷底,很多员工不得不咬牙度过危机。
就在那段日子,一个从小玩儿到大的姐姐在武汉被确诊了,身边朋友全部被隔离,她的爷爷在被隔离后的第二天也确诊了。
医院后没几天,离开了人世。
后来武汉疫情缓和,我回到武汉跟她吃饭,她对我说了一句话,我永远忘不掉。
她说:我不太能接受的是,我们终将会和最爱的人告别。说完眼睛就红了。
我安慰她,没有人能阻挡这样的告别。
她擦干了眼泪,说,所以珍惜当下吧。说完,挤出了一丝微笑。
▲电影《心灵奇旅》03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这一年,世界像是按了暂停键,小小的病毒,停住了大大的世界。
那段隔离的日子,我给自己列了一张表格,告诫自己,不要颓废,逼着自己每天起床读书,下午带着口罩去楼下跑步,晚上喝一杯酒,打开电脑写作。
我想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规律些,因为只有这样,我才可能走得更远。
那段日子很孤独,除了在网上跟人聊聊天,身边一个朋友也没有。
我突发奇想,能不能带着大家一起读书,于是我办了一个读书会,谁知道,这读书会一办,就是一年。
这一年,我陪我的学生读了八十多本书,很多书也是这样逼着自己读完,输出倒逼输入。
那段日子很想找人说话,于是对着电脑,漫无目的地写着字,键盘敲坏了一个,写着写着,就时常能写到天亮。
这一年,我出了三本书。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那段日子觉得健康太重要,生活太不易,于是每天都在楼下带着口罩跑步,谁知道,这一跑,就跑了一年。这一年,我瘦了二十斤。
后来一个朋友问我,不见你的日子里,你真的变得优秀了好多。
我说是的,因为离别不是为了更好的相聚,离别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因为知道生活不易,知道总会离别,所以更要珍惜当下,自律每一天。
▲电影《心灵奇旅》04
“不留恋过去,不矫情分别”
离别不仅是跟人,也是跟地方。
我一直是一个跟时间赛跑的人,于是我很少浪费自己的时间,每天我都会精打细算,看看能不能多省出一些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年,我从军校退学来到北京,住在一个八平米的单间里,里面蟑螂有毒。每天早上起来,身上就是各种红斑,奇痒难耐。
于是我下决心,要好好赚钱,争取搬离那个地方。
后来有了点钱,决定住到朝阳区,因为那里有着更多的工作资源和机会。
离开海淀的时候,我看着自己住过的地方,忽然眼睛红了,我知道,要和我的青春说再见了。
可是搬到朝阳后,很快就适应了更好的生活环境。是啊,从俭入奢多容易。
搬到双井后,我已经可以住得起是一个得体的小屋了。我在那里生活了三年,直到今年年底,楼上忽然住了个孩子,每天折腾到我睡不着,我决定又搬了一次家。
在打包行李的时候,我看着一件件曾经买过的东西,一本本曾经读过的书,一件件曾经穿过的衣服,思绪把我从现在拉到了过去,又扔去了未来。
是啊,多少朋友就这么不联系了,多少地方就这么不会再去了,多少书就不会再碰了……
我忽然想起,年初时,绝交了一个十多年的朋友。但我并不难过,因为我知道,有些人就是在路上走失了,他有自己的路,而我也有我的。
忽然,我又在想,为什么我会不难过。
想到这儿,我释怀了:因为我交上了更好的朋友,因为这些优秀的朋友在身边,你也能看到自己在变得越来越好。
这好比你跟前男友分手,忽然遇到了吴彦祖,还把你抱在身边,你还有什么好难过的呢?
于是我抓紧了收拾行李的步伐,不要留恋过去,不要矫情分别,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在走出住了三年双井的房子后,这次,我头也没回,没流眼泪。
因为我知道,所有的离别,也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
讲真,我早就知道我赛不过时间,就算我很快,就算我每天都很努力,我又怎么可能跑得赢时间呢?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变得更好。对得起那些流失的时光。
然后在高处,遇到一些更好的人,和更好的自己。
如果注定要告别,就跟过去不好的自己说再见吧。
(本文选自《当你又忙又累,必须人间清醒》)
喜欢我的文字就“四连”一下吧!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