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形红斑治疗专科医院 >> 环形红斑常识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537节传统疗法治盗汗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537节传统疗法治盗汗

 

看曾奶奶频道,选择曾氏调养堂治未病,让天下无病!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节传统疗法治盗汗学习中医都不晚

好友“彼岸”留言说:我是一个中医爱好者,看你写作的《老中医奶奶的故事》已经三遍了,越看越迷中医,我想系统学习中医,但不知从何下手,也去中医学院问过,看那些中医学院的教材,反倒觉得并不实用。我有一个建议,不知曾老师是否可以采纳?就是曾老师能不能让奶奶,系统地介绍一些中医的传统疗法,比如艾灸、针刺、拔罐、推拿、按摩、刮痧这些。我想这些方法简便易学,如果很多的人掌握了,会对平时在家保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因为你看到奶奶一直主张和宣传中医的治未病,以防病为主,治病为辅的理念,如果人人实践了这种理念,我想病人将会减少百分之九十以上。感谢曾乐老师一直的坚持!感谢曾乐老师的辛勤付出!这个世界会记住你的贡献的!

好友“小小叶子”问:我自从生完孩子后,一直盗汗,治了很久,并没什么改变,晚上睡觉还是会出汗,而且每次都会汗湿内衣,非常痛苦。请问奶奶,有什么好的方法?谢谢解答一下。

奶奶说,今天,我们就以盗汗为例,来简单介绍一下中医的传统疗法是如何治疗盗汗的吧。盗汗症状一般有头晕、眼花、爱叹长气、皮肤潮红或苍白、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月经紊乱或男性阳痿遗精等,有的有其中一样或几样症状。盗汗在中医看来,是一种身体亏虚的表现,虚则弱,弱则睡觉汗出,身体不能固摄。也有的人会伴有关节红肿热痛、心慌、脉搏加速、皮下小结或环形红斑者,多为风湿热。盗汗伴午后低热、两颊潮红、咳嗽、咯痰、咯血、消瘦、乏力等,多见于肺结核病人。

凡伴有精神兴奋、情绪激动、怕热喜凉、心悸、失眠、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手指震颤、眼球突出者,多为甲状腺机能亢进。

当然,多数盗汗症患者,并无伴发性症状。

中医传统疗法如何治疗?

一、针灸

凡是盗汗伴有五心烦热、颧红、消瘦、少苔脉细者,可取复溜、合谷、百劳、鱼际、肺俞等穴。复溜直刺1到1..4厘米,合谷直刺1到2厘米,其余则用常法针刺,感到酸胀后运针一分钟。留针20分钟。

凡是盗汗伴心烦口苦、性急易怒、苔黄脉数者,取太冲、曲池、合谷、复溜、中脘、支沟、阳陵泉等穴。太冲穴直刺0.6至1厘米,曲池直刺2到3厘米,其余常规取穴。

凡是盗汗伴气短、恶风、动则尤甚者,则取气海、后溪、肺俞、阴郄、足三里等穴。气海直刺1.6至2.4厘米,后溪直刺1直1.4厘米,阴郄直刺0.6至1厘米,肺俞斜刺1到1.4厘米,足三里直刺1至2.至4厘米。

凡盗汗伴有心悸、失眠、健忘、多梦、唇舌淡红者,则取内关、气海、后溪、三阴交、脾俞、神门等穴。方法同前。

凡是肺结核盗汗者,则取曲池、行间、鱼际、复溜、合谷、内关、阴郄、神门等穴。方法同前。

凡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盗汗者,则取心俞、通里、三阴交、肾俞、合谷、复溜、后溪等穴。方法同前。

二、耳针

取肺、脾、内分泌、三焦、肾、皮质下等穴,以毫针刺入,中等刺激,运针1分钟,留针20至30分钟。

三、穴位敷药

取五倍子、枯矾各20克,共研细末,加入牛奶少许,混匀成糊状,敷于穴位处,外用干净纱布盖好,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15次为一疗程。药物可敷于神阙、气海、肺俞、脾俞四穴。

取五倍子、郁金各30克,研成细末,加入蜂蜜适量,制成膏状,过敷于穴位外,方法疗程同上。取穴:涌泉、灵墟、神阙、足三里

四、食疗

天麻枸杞粥,天麻15克,枸杞20克,煎取药汁加水、加米50克,熬粥食用。

五、验方

茯神30克,全当归15克,白术、五味子各10克,水煎服。

凡是有志于学习中医者,对中医有深厚兴趣者,找到好的中医师傅,什么时候学习中医都不晚。中医方法很多,今天介绍的,只是治疗盗汗的部分中医方法,以此做一个例子。

文章内容为曾乐原创,所有图片选自网络,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欢迎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我们。

赞赏

长按







































哪里白癜风能治愈
贵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m.com/wadzz/78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