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世袭"变相存在:参加考试考生都能过
大庆油田今年4月推出的新的招聘政策,如今在逐步落实。从几近“一锅端地”解决职工子女工作,到逐步打破“世袭”,大庆油田的招聘制度改革在缓步推行。但是,大庆油田有着长时间“大包揽”的历史,要摆脱沉重的职工子女就业安置包袱,从而实现市场化用工依然任重道远 “大专的录取通知书我已收到了,但家里不让去念,让我参加油田的招工考试。”19岁刚刚高中毕业的孟光(化名)看着桌上的招工习题显得有些无奈。 孟光说的“考试”是大庆油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庆油田”)组织的“高中以上学历拜托培养招生”考试(大庆人称为“招工考试”)。参加考试的对象,必须为“持有大庆市常住城镇户口的无正式就业经历的大庆油田职工待业子女”。 在孟光的父母看来,通过参加招工考试留到油田工作,比孟光去读专科前景要好。 “今年考试有点特殊。”孟光说。 “特殊”指的则是今年4月大庆油田出台了新招聘政策:老职工的子女如毕业于“2本”非石油专业(又称“非主干专业”)或“3本”将没法直接“接班”,而要通过考试后,到大庆技师学院拜托培养一年,然后择优录取。这类招聘方式被称为毕业生拜托培养招生(大庆人称为“委培”). 对职工体量庞大的大庆油田而言,任何政策的调解都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和磨合。这次的“微调”招聘方案也不例外。改革方案传开,立即引发部分职工与家属的不满,并因此引发延续半个月的反对活动。 但这恍如未能完全阻挡改革的进行。 不过,法治周末通过一个名为“大庆油田招工交换”的群里了解到,反对活动带来的结果是,“委培”考试继续举行,但参加的考生基本能通过,这意味着2本非石油专业及3本应届生需要到大庆技师学院培训,缓期就业一年。但这1消息并未得到大庆油田人事部的证实。 大庆,这座以王进喜为标志的城市,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正面临着一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包办一切”体制的博弈。 逐步打破“世袭” “今年的(油田子女)入职招聘是通过本科毕业生招聘、本科毕业生拜托培养招生和高中以上学历拜托培养招生3个渠道进行的。我参加的是毕业生招聘,我正在等待分配岗位。”已与大庆油田签约的大学1本应届生王睿(化名)告知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在1名大庆油田内部人士提供的一份2014年油田子女就业招聘通知上了解到:毕业生招聘要求为本科2表(2本)以上石油主干专业和部分油田急需的特殊专业、本科1表(1本)以上通用专业,招聘人数无限制;毕业生拜托培养招生要求为2本非主干专业及3本职工子女应届毕业生,招收2300人;高中以上学历拜托培养招生则要求18周岁及以上具有高中学历的持有大庆市常住城镇户口的无正式就业经历的大庆油田职工待业子女,招收2200人。 “今年之前的政策是对符合条件的应届本科生照单全收的,今年2本非主干专业及3本职工子女则要求通过考试后到大庆技师学院培训一年。而针对高中以上非本科学历的职工子女的招工考试则是在2008年开始实行的,2008年之前,这部分职工子女进入油田工作也基本无障碍。”王睿说。 这也就意味着,大庆油田的招聘工作从2008年之前的对职工子女低门槛,到2008年开始卡学历,即针对本科生和本科以下学历职工子弟有不同政策,而今年,演变为3种招聘方式,把本科学历职工子女进行了细分。 据了解,大庆油田内部对1本到3本的招聘,是有辨别的。在大庆油田一般分为管理岗位和操作岗位。每一年招聘的1本和2本的石油专业应届生,多数会被安排到“管理岗位”;而2本非石油专业、3本的毕业生,则是去应聘“操作岗位”。 “这两个岗位通常很难互换位置,操作岗位向上提升到‘管理岗位’是相对困难的。所以本科出身很重要。”王睿说。 法治周末从上述招聘通知上了解到:对通过“高中以上学历拜托培养”招生考试的油田子女,则需要先到大庆技师学院拜托培养两年,期间学费自理,毕业时拿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后,以后则由大庆油田按固定期限合同工接收录用。 “目前‘委培’已结束,‘招工考试’也已报完名,14号会集中参加考试。”19岁刚刚高中毕业的孟光很有压力,“这是我们大庆的‘小高考’,今年我这类情况的石油子弟报名招工考试的大约有一万多人,但却只要2200人,竞争很剧烈。” 法治周末在大庆一家叫恩师教育的教育机构的宣扬片中了解到,招工考试的内容涉及到高中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和综合(60分),数学难度仅限于高中课本课后题的难度。 自大庆油田2008年实行招工考试,各种教育机构便如雨后春笋般盛行大庆的大街小巷。法治周末以油田子女学生的身份致电恩师教育辅导机构,该机构一名姓赵的老师介绍道:“一般报班的时间在当年招工考试结束以后的10月份或11月份,上课时间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普通班一年一万元,好一点的班是两万多元,可以上晚自习。” 而一家名为“好老师”的辅导机构里一名姓郑的老师告知法治周末,目前在大庆大约有一百多家的辅导机构,全都是针对招工考试的。 “毕业生招聘除个别的达不到要求的,如四级没过的,基本上照单全收;毕业生拜托培养的今年好像没招满。而通过招工考试则基本意味着将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了,这比考上大学再回来还强。”和孟光一起参加补习班的另外一名油田子弟陈彻(化名)告知法治周末。 在油田工作的诱惑 据了解,大庆作为新兴的资源城市,其经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石油相干经济的发展,这造成了社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或没有更好的就业选择。进入油田工作被油田普通职工家庭视为是最好的就业选择之一。 “我家里情况特殊,就我妈妈一个人,毕业后推敲再三我还是回来了。我认为进入油田工作是在大庆目前最好的工作选择。”王睿之前已与北京一家公司签订了就业意向书,转正月薪4000多元,但终究他还是回到了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 “我的岗位是管理岗位,但招工考试对应的岗位是操作岗位。操作岗位其实是很累的。如果是野外做工,到了冬季会很遭罪。”王睿说。但这并未停止住部分油田子女对它的“狂热”。 乃至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现在还在参加招工考试。由于油田子女的身份需要一代代继承,一旦中断则会丧失油田子女的身份。多年前,年轻的林水江(化名)出于对印刷业的爱好而放弃了油田子女的身份。而如今这个选择影响到了他开出租车的儿子的生活。 林水江儿子的乘客多是油田公司职工,早8点上班,晚5点下班。这让林水江的儿子十分羡慕,并引发了儿子对林水江的抱怨。林水江现在已参加过好几次招工考试了,虽然尚未能通过,但他坚持继续考下去,给儿子拿回油田子女的身份。 法治周末还从一些在大庆油田员工处了解到,在很多油田职工的传统观念里,子女只有到大庆油田工作才算是稳定,也因此他们多希望自己的子女回到大庆油田工作。 “其实我很想出去见见世面的,我考上了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虽然是专科,但家里不让。如果去了,想要进大庆油田还得参加招工考试。爸妈希望我稳定。”孟光父母是大庆油田的普通职工,他们认为孟光考取的大学并不是很好,参加招工考试反而更能早早稳定工作,而19岁的孟光却渴望见到外面的世界。 据了解,大庆油田的招聘也间接影响着大庆私营企业在用人上的选择。 “现在我们的企业一般不会对油田子弟委以重任,即使他很优秀。由于一旦他招工考试通过了,就会马上辞职。我们浪费不起培养的时间。”1名大庆本地民营企业人士对法治周末如是说。 大庆油田缘何曾“包办一切” 大庆油田作为中石油重要的下属公司,2000年在美国上市,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但是,历史遗留的“包办一切”白癜风缘由的体制却一直还没有彻底解决,大庆油田目前仍然主要采取内部消化方式解决员工子女毕业生就业问题。 “由于大庆当地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社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足,油田长期以来把千方百计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视为国企的。”大庆油田有关负责人对法治周末表示,“对职工子女出台一定程度的招工优惠政策,一来为了稳定在职的老职工,让他们有归属感,算是一种感情上的慰藉和文化上的融会;二来则是基于现实推敲,职工子女由于成长中的耳濡目染,对企业的历史、文化比较了解,入职会上手更快,而且他们回到故乡后工作也会比较稳定,不会轻易跳槽。” “”意味着大庆油田背负上更多的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目前职工子女待业者大约有两万多人。”该负责人告知法治周末。 据媒体报道,一直以来,大庆油田对毕业于本科院校的职工子女,几近是照单全收。 据了解,经济上的单一及地理位置的偏僻,影响了大庆油田引进外来人才,这也是大庆油田不能不偏向招聘职工子女的重要缘由。 大庆油田人力资源部人才引进科科长夏克明此前对表示,由于地处高寒地区,油田的开采工作也已经过了壮盛高产期,很多家在外地的优秀毕业生并不愿前来工作。“这几年我们去中国石油大学等院校招毕业生,想要100人,最后只能招到五六十符合需求的人。”他说,即使在最难就业季,招聘情况也其实不乐观。 “很多资源型国企所在的城市因企而建,产业结构单一、地理位置偏僻,外地的优秀人才不愿来,也是一些企业偏向招收内部子弟背后的现实无奈。”东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夏克明也坦言:“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对大庆来说,面临很多需要推敲的因素。油田要保稳产,企业要改革发展,矿区要稳定,我们不能站在企业发展角度绝对紧缩人员,也不能绝对推敲子女就业不顾企业效益,而是要在发展和稳定方面选择平衡点。” 法治周末以应聘生身份致电大庆油田人事部,对方表示一直也面向外界招聘应届毕业生。“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尝试打破这类封闭体系。”1名不愿泄漏姓名的大庆油田中层领导介绍。 改革与旧制的博弈 据了解,随着近几年大庆开采石油本钱提高,和石油质量的着落,大庆油田的盈利也随之着落。但与此同时,大庆油田的用人本钱却在不断提高。 法治周末查阅资料了解到,大庆油田在1960年投入生产建设,短短3年时间便构成600万吨生产能力。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庆几近举一城之力供应了全国过半石油需要。“大庆油田的产油量是中石油的‘半壁江山’,在各大油田中,大庆油田居于老大的地位。”王睿说。 但是法治周末查阅中石油的近几年年报发现,中石油的员工本钱从2004年起一路走高,而利润则从2006年年中出现下滑。资料显示,大庆油田2011年盈利到达700亿元峰值,尔后则下滑至2013年的573亿元。 据了解,大庆油田从2008年实行招工考试,相干人士分析这是为了减缓人员过量造成的压力。但是大庆油田1名不愿具名的职工则表示,随着近年来大学的扩招,读个“3本”已并不是难事,因此当年的招工改革影响范围有限。 法治周末从一名曾在大庆油田工作过的人士处了解到,由于每一年油田招聘的人数多,油田下属二级单位多,大庆油田对职工招聘方式相对粗放。由于吸纳的油田子女过量,企业没法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公道的人才匹配。这也造成很多应届毕业生没法尽展其才,没法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很多员工一旦进入到某个单位就成了“终生聘请”。国企职位的流动性不强,造成企业在用人方面没法公道利用人才,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大庆的“大兜底”带来的一个问题则是新入职者对操作岗位的不熟悉、不熟练等。本科非石油专业的员工,一般针对的多为操作岗位,而这些岗位主要是采油、电气焊、钻井等。但这类毕业生的专业其实不对口,理论、技能都没法到达油田对“操作岗位”的要求。 “因此我们公司才就招聘工作做了调解:如果哪个孩子有意愿回到公司,那么就自愿报名,通过考试,再根据你的成绩来肯定你的工种,随后自费到大庆技师学院培训一年。”大庆油田1名相干负责人日前对媒体表示,该学院是对各个生产岗位量身打造的,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业,直接上岗会更快地适应工作。 但是4月份的这项改革政策却遭到了部分职工及子女的抵制。“油田怎样可以不管自家的孩子呢?”抗议员工表示,“操作岗位本来就很艰苦,而企业再增加一些障碍,这违背了企业长期以来的传统和许诺,很多职工子女的就业将会遭到影响,这明显是对我们的不公平。” 但也有油田员工认为这是一种良性改制,可以避免已臃肿的机构人浮于事。1名要求匿名的员工称:“这个政策我感觉出台得挺好,早出台比晚出台好。肯定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个制度早就应当这样做了。”这位员工认为,没必要只要是油田子女全都招,“不可能一直这样,拖到后来难度更大,早晚都要面对”。 “国企要完全取消福利制就业政策,应当以市场化分配机制的建立作为条件。对在艰苦岗位作出特殊贡献的职工,可以采取提高工资、补助、给予嘉奖等激励机制,以此取代就业福利。”对此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曹晶荔认为。 “如今,绝大部分企业的社会职能已剥离,国企也应当想办法把帮助职工子女就业的任务交给政府和社会。另一方面也要做到对职工子女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国企的就业“内部优惠”政策,与其早期承担的社会职能紧密相干。过去一些大型国企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技校都是自己举行,客观上构成了较为完全的招生来源和就业培训链条,大多专业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也基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本构成了内部输送通道。 如今走在大庆的街道,会时不时听到有人在唱一首歌《再筑时期铁脊梁》:“父亲走过的路啊,依然飘酒香;父亲走过的路啊,依然歌声扬。”歌声欢快而安逸,回荡在这座岁月的城市。但是,大庆油田要摆脱沉重的职工子女就业安置包袱,从而实现市场化用工却任重道远。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