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与类风湿的区别
很多人都会把风湿和类风湿混为一谈,风湿、类风湿虽说只差一字,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到风湿和类风湿的广告,虽然只差一个字,却是南辕北辙的两个病症,治疗方式更是不甚相同,如果治疗方法用错,后果可大可小。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分辨两者的区别,从而对症下药。但两者相同之处都是顽固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患上风湿或类风湿疾病,患者常常会感到非常困扰,为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折磨。两者都属顽固性疾病,一旦患上要及时就医,才能控制病情。而你会分辨出自己患上的是风湿还是类风湿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两者的区别吧。
01
发病的机制不同
风湿: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血液中多可检查出不同的自身抗体,可能与不同HLA亚型有关;
广义上认为凡是引起骨关节,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归属为风湿病。延续下来,至今在风湿病分类上,广义的已有多种疾病,包括了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遗传性、退行性、肿瘤性、地方性、中毒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
类风湿: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关节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衬里细胞增生、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等。
02
发病人群和症状不同
风湿: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男女比例相当。而类风湿以中年女性多见。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累及大关节(膝关节、肘关节等),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
典型表现: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不造成关节的畸型。还有环形红斑、舞蹈症、心脏炎的症状。
类风湿(RA):往往侵犯小关节(尤其是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也会侵及其他大小关节,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
典型表现: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
03
治疗方式不同
风湿性:以消除链球菌感染为主,同时对于关节疼痛、心脏炎等进行相关处理。
类风湿:以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
更多资讯请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