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形红斑治疗专科医院 >> 环形红斑诊断 >> 二次或三次二期翻修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二次或三次二期翻修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通讯作者:Young-HooKim

SeoNam医院,韩国

Arthroplasty是亚洲人工关节学会(ASIA)与SpringerNature?BMC合作出版的官方杂志。

近期,Arthroplasty新发表了一篇文章“二次或三次二期翻修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中的长期随访”。本文精心提炼了中文要点,欢迎大家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完整内容。

研究背景

据文献报道,二期翻修治疗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感染的成功率在72%-91%之间。二期翻修术后持续或反复感染,是TKA术后感染治疗中灾难性的并发症。二期翻修术后再感染治疗的研究相对少见。再感染后最佳的治疗方案也仍无定论,不同患者之间方案各异。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二次或三次二期翻修对TKA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评估假体的长期生存率,以及患者的预后功能。

研究方法

我们对年1月至年1月期间的66名患者(68例膝)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3人失访,剩余63人(65例膝):男性25人、女性38人(平均年龄,67±10.2岁)(图1)。图一关节周围感染的诊断以骨骼肌肉感染协会(MSIS)标准为准。所有患者在抗生素治疗结束后,观察两周。如果关节腔穿刺培养阴性,且无感染复发的临床征象,则进行二次或三次翻修。去除抗生素占位器的同时,植入髁限制型膝关节假体(LCCK;Zimmer,Warsaw,Indiana),并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固定(1.2妥布霉素混入40g骨水泥)。二次翻修术后3个月和1年时各随访一次,以后每年随访一次。二次二期翻修术后平均随访期限为15.1年(10-19年),三次二期翻修术后平均随访期限为7年(5-10年)。每次随访时,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都根据膝关节协会系统的要求进行登记。所有膝关节情况,均由一名与手术无关的骨科医生评估,并电脑记录。我们将骨—水泥/假体—水泥界面存在大于2mm的透亮带,或者假体出现移位视为假体松动。

研究结果

65例行二次二期翻修的膝关节中,49例(78%)感染获得控制。剩余16例中,12例(75%)通过第三次二期翻修获得控制。所有16例三次翻修患者,均使用了金属垫块,未使用旋转铰链膝。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感染的膝关节复发的几率相对更高(2/6相比47/59,P0.01)。3例膝在平均随访11.9年时发生无菌性松动。15.1年随访中,假体在位的存活率为94%(95%CI,91%~%)。翻修假体的无机械故障存活率为95%(95%CI,92%~%)(图2)。图二KSS评分在最终随访时较术前显著更高,从平均50分(9~68)提高到平均88分(61~98),p<0.。膝关节活动度从术前平均66°(15°~°)提高到最终随访时的平均97°(30°~°)。

讨论

本研究的优点在于:

(1)相对较大的单一术者病例量和长期随访结果;

(2)假体设计和固定方式一致;

(3)聚焦于感染根除和患者功能。

本研究的不足有:

(1)没有关节融合是否也能达到类似的感染根除效果和患者功能的对比数据;

(2)本文为回顾性研究,存在回忆偏倚,且对患者数据进行分层时,采用的是非盲法。

研究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TKA术后感染的患者而言,二次或三次二期翻修术可有效控制感染、减轻疼痛,获得满意的术后功能。

关键词

长期疗效,二次二期翻修,三次二期翻修,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TKA假体生存率。

ARTHROPLASTY杂志

本篇文章刊登于ASIA官方杂志Arthroplasty。Arthroplasty是亚洲人工关节学会(ASIA)与SpringerNature?BMC合作出版的官方杂志。

Arthroplasty于年创刊,8月1日第一期上线,月均出版3篇文章,并于年2月成功入库DOAJ。虽为新刊,发展稳健。真诚邀请您投稿Arthroplasty,让我们一起为关节领域发展做出贡献,推动亚太地区人工关节研究的学术发展。

投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m.com/ways/12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