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在绿叶?风湿液(原宝光牌风湿液)和小活络丸治疗痹病的对比观察中,发现绿叶?风湿液(治疗例)在缓解或消除痹病临床症状与体征,血沉、抗“O”恢复正常等方面均优于小活络丸(治疗50例)。按中医分型,绿叶?风湿液对寒湿阻络型、淤血阻络型及肝肾两虚型痹病均有显著疗效,以肝肾两虚型的治愈率最高。
关键词风湿液;痹病
观察及计分
症状观察主要观察寒湿阻络证,淤血阻络证及肝肾两虚证主症及次症的变化。
采用记分方法
症状记分无症状0分很轻或偶然出现1分时轻时重或间断出现2分剧烈、严重或持续出现3分体征观察主要观察疼痛部位之红、肿、结节性红斑、环形红斑及关节功能异常变化和舌象、脉象变化。前者以阴阳性例数判定:阳性指五项体征之一存在或疗程结束时未完全消失者;阴性指五项体征全部缺乏或疗程结束时完全消失者。
舌象采用记分法:
舌象记分舌象记分舌质淡红0分薄白苔0分舌质淡或暗1分白滑苔1分舌质紫暗2分白腻苔2分舌质紫暗有瘀斑3分苔少或无且少津3分黄腻苔4黄厚腻苔5观察指标血沉(ESR)、抗“O”(ASO)、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SGPT、A/G、Cr、BUN及心电图,治疗前后各检测一次。
疗效判定参考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判定,治疗结束时,主要临床症状消失,ESR、ASO及白细胞三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节性红斑、环形红斑消失为临床治愈;主要症状的总积分减少3分以上或主要症状的总积分减少2分,次要症状的总积分减少1分上,ESR、ASO、白细胞总数接近正常为显效;主要症状的总积分减少1~2分,ASO、ESR及白细胞总数降低为有效;主要症状的总积分无变化或加剧,ESR、ASO及白细胞总数无变化为无效。
结果
1.临床总疗效分析
绿叶?风湿液和小活络丸治疗痹病均有较好疗效,但绿叶?风湿液的疗效优于小活络丸,有65%病人服用绿叶?风湿液短期内可见明显疗效,一般服完一个疗程后疼痛消失,关节活动如常。总疗效如表1所示。
2.症状疗效分析
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总积分变化见表2。绿叶?风湿液缓解或消除痹病临床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小活络丸。
3.体征疗效分析
治疗前阳性体征,治疗组有64例,占64%;对照组有30例,占60%。治疗后阳性体征,治疗组有2例,占2%:对照照组有4例,占8%。两组比较P0.05,表明绿叶?风湿液缓解和消除痹病体征之疗效明显优于小活络丸。
4.舌、脉变化分析
舌象总积分变化见表3。治疗组治疗后舌象积分均值明显低于小活络丸组,说明绿叶?风湿液促进舌象恢复正常较小活络丸为优。治疗前治疗组脉象异常者94例,对照组47例;治疗后治疗组脉象全部恢复正常,对照组有12例未恢复正常。表明绿叶?风湿液恢复脉象疗效优于小活络丸。
5.检验结果分析
治疗前两组病例ESR均增快,ASO均大于1:u;治疗后治疗组ESR、ASO均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有43例恢复正常,表明绿叶?风湿液抑制风湿活跃较小活络丸有更好疗效。
6.中医证型与疗效分析
表4显示绿叶?风湿液对塞湿阻络、淤血阻络、肝肾两虚型痹病均有较好疗效,以肝肾两虚型痹病治愈率(30%)最高,其它两型分别为18%和14.8%。
7.副作用
经治疗前后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肾功及心电图的检测,无一例出现因绿叶?风湿液而致异常变化,说明其无毒副作用。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变化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疾病。一般认为其发病是甲族乙型溶血型链球菌感染后,人体发生变态反应或免疫反应的结果;同时人体的抵抗力和反应性在本病的发病机理亦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药理研究结果表明绿叶?风湿液具有明显的抗炎和缓解关节肿胀的作用,亦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并能改善血液循环和提高免疫机能。绿叶?风湿液组方中之羌活,独活具有镇静镇痛及抗炎作用。鹿角胶和鳖甲胶对人体的淋巴母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能增强体液免疫,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并有消结块作用。因此,绿叶?风湿液治疗痹病取得满意疗效与抗炎、镇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循环有关。
祖国医学认为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虚衰,风、寒、湿三种病邪乘虚侵入,痹阻经络气血,致肌肉、筋骨、关节等产生重着、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其治法为祛邪扶正,活血通络。绿叶?风湿液配方中的羌活、独活以祛除人体上下内外经络中之风寒湿邪,续断能强筋骨补肝肾,并增强羌活、独活祛风除湿之功,从而使经络通,疼痛止;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补脾益气,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湿需补脾,脾旺能化湿”之义。组方尤妙在选用鹿角胶、鳖甲胶二味血肉有情之品扶正,一补肾之阳气,一补肝之阴血,肾阳旺,肝血足则脏腑经络受到阳气温煦,阴血的濡养,阴阳平衡,从而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绿叶?风湿液治疗痹病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毒副作用,是治疗痹病的理想的中成药.
以上内容参考自:中药药理与临床(4)
医院泸州制药厂研究所泸州640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