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IDSA发布了新的念珠菌病临床实践指南,包括念珠菌血症、ICU念珠菌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内容,推荐意见条,重症之声对相关内容进行介绍,此次介绍如何治疗念珠菌血管内感染,包括心内膜炎和心内植入物相关的感染。
X如何治疗念珠菌血管内感染,包括心内膜炎和心内植入物相关的感染?
如何治疗念珠菌心内膜炎?
59.对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初始治疗推荐两性霉素B脂质体3-5mg/kg每日1次,可加用氟胞嘧啶25mg/kg每日4次,或者大剂量的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mg每日1次,米卡芬净mg每日1次,或者阿尼芬净mg每日1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60.对于氟康唑敏感的念珠菌感染的病人,若已临床稳定,且已清除血流中的念珠菌,推荐使用氟康唑-mg(6-12mg/kg)每日1次,作为降阶梯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61.对于分离出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敏感而对于氟康唑不敏感的念珠菌,也可口服伏立康唑-mg(3-4mg/kg)每日2次,或者泊沙康唑片mg每日1次,作为降阶梯治疗(弱推荐,非常低级别证据)。
62.推荐行瓣膜置换术;术后抗真菌治疗至少持续6周以上,对于有瓣周脓肿或者其它并发症的病人抗真菌治疗时间应该更长(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63.对于不能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若菌群对氟康唑敏感,推荐长期使用氟康唑-mg(6-12mg/kg)每日1次,以抑制感染(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64.对于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推荐按照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抗真菌方案进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为预防感染复发,推荐使用氟康唑(-mg/kg每日1次)长期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如何治疗心内植入物相关的感染?
65.对于起搏器和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相关感染,应移除植入装置(强烈推荐;中级别证据)。
66.抗真菌治疗方案和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抗真菌治疗方案相同(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67.对于局限于发生器囊袋的感染,建议移除植入装置后继续给予4周的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68.对于侵及导线的感染,建议移除导线后至少继续抗真菌治疗6周以上(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69.若心室辅助装置不能被移除,推荐按照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抗真菌方案进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如果菌群对于氟康唑敏感,只要植入装置未被移除,建议使用氟康唑长期抗真菌治疗(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如何治疗念珠菌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70.如果可以的话,建议拔除导管,切开引流,或者行静脉切除术(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71.如果有念珠菌血症,血流中念珠菌清除后,继续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3-5mg/kg每日1次),或者氟康唑[-mg(6-12mg/kg)每日1次],或者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mg每日1次;米卡芬净mg每日1次;或者阿尼芬净mg每日1次)至少治疗2周以上(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72.对于初始治疗使用两性霉素B或者棘白菌素类药物的病人,待临床状况稳定之后,若念珠菌对于氟康唑敏感,应考虑降阶梯治疗,改用氟康唑-mg(6-12mg/kg)每日1次(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73.如果临床症状和培养结果皆转为阴性,血栓的彻底治愈可以作为停用抗真菌治疗的依据(强烈推荐;低级别证据)。
(未完待续,请继续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