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好发于婴幼儿、学龄前儿童,近些年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目前正值手足口病高发季节,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手足口病?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手足口病相关知识。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疹和手足(也可能是其他部位)斑疹、斑丘疹或水疱为特征。所有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为什么会得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多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A17引起,该种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人与人传播,也可通过接触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传播。常发生于夏季和早秋。
尽管许多感染肠道病毒的儿童可能并没有表现出不适症状,但往往具有传染性。当儿童不洁净饮食,在幼儿园与其他孩子一起说话、玩耍或接触到不干净物品没有及时洗手时,均有可能会导致病毒在不知不觉间传播开来,往往很难避免手足口病。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疾病的原因。
症状有哪些??通常没有前驱症状,也有少数表现有发热、易激怒、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通常持续3-7天。
典型症状包括:儿童口腔黏膜疹,最常见于舌部和双颊内侧,开始为红斑状斑疹,之后进展为水疱,周围有细细的红斑状晕环,水泡直径通常为1-5mm,水泡破裂后形成灰黄色基底和红斑状边缘的浅表溃疡,通常直径1-10mm;皮疹,常累及双手(手指背侧、手指间区域及手掌)、双足(趾背侧、足外侧缘、足底以及足跟)、臀部、腿部(大腿上部)及手臂;发热,一般低于38.3℃。
其他症状:臀部和腿部出疹、口腔溃疡引起的轻微疼痛。
非典型手足口病症状:高热;病变分布广泛;病程时间长;水疱大疱性皮损、糜烂、溃疡、结痂;掌/跖皮肤脱屑、指甲营养不良。
如何治疗?绝大多数手足口病并无并发症,通常可在7日内恢复。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治疗。对于合并有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的患儿则需要及时住院治疗。
如何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患病儿童注意隔离,防止接触其他儿童,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患儿呼吸道分泌物、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保护易感人群,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勤洗手,采取七步洗手法,尤其在饭前便后、外出玩耍后;避免生水、生冷食物食用;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地方;个人起居生活注意开窗通风,勤晒被褥;儿童接触的物品如玩具、个人用品需定期消毒,可利用高温蒸煮、碘酒或者氧化剂如84消毒液等。
出现手足口病相关类似症状,医院就诊。
作者赵婧宇
审校王留义
编辑史威力
河南省医全科医学科倾情奉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