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形红斑治疗专科医院 >> 环形红斑预防 >> 梅毒

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苍白密螺旋体感染机体后导致的一种全身系统性的疾病。按照感染的方式分类可以被分为先天性梅毒和后天获得性梅毒。前者多指生母为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经胎盘传染给后代,造成后代感染;获得性梅毒患者一般多有多性伴侣,不安全的性行为或者易感人群的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造成的感染。如果按照感染的时间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以及特殊类型的隐性梅毒。

一期梅毒(伏期一般为2-4周时间)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生殖器官部位的单发性无痛性硬下疳(有时也可以多发性),硬下疳的直径一般在1.5cm左右,为近圆形的浅在性溃疡,界限清楚,边缘稍隆起(类似于低矮的火山口样),但是溃疡的的底部较为坚硬(硬度可达软骨程度)。单侧或者双侧的腹股沟(大腿根部)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而不破溃化脓,也无红、肿、热、痛的表现。

二期梅毒(病程一般在2年以内)多有斑丘疹、屑性皮损、毛囊疹、脓疱疹,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手掌和足部多见暗红斑或者脱屑样的斑丘疹,外阴以及肛周多见湿丘疹以及扁平湿疣。二期梅毒的皮损发生时一般无自觉地症状,有时可以感觉到瘙痒,口腔内可以发现粘膜白斑,并出现虫蚀样的脱发表现,甚至出现梅毒性骨关节、眼部、内脏以及神经系统损害。

三期梅毒,一般指感染梅毒的病程在2年以上。多表现为头面部以及四肢伸侧的结节样的梅毒疹,大关节的近关节结节,皮肤、口腔以及舌咽部的树胶肿,其中上颚以及鼻中隔的树胶肿可以导致穿孔和鞍鼻。

人体在感染梅毒后机体会迅速对被损害的宿主细胞以及梅毒螺旋体表面所释放的类脂质物质产生免疫应答作用,产生抗类脂质抗原抗体(反应素),一般在感染后3-4周开始产生。一般梅毒感染筛查实验中采用的非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实验(Non-treponemalTests,NTT)主要就是采用含有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等成分物质作为抗原的一种絮状凝集实验。反应过程中,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与试剂中的心磷脂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能会有人问反应素与心磷脂反应,那么试剂中的卵磷脂和胆固醇又是做什么的呢,在这里小编简单地进行一下说明,卵磷脂可以加强心磷脂的抗原性,而胆固醇可以增加抗原的敏感性。这些作用均对反应具有加强作用,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降低假阴性的结果,不可或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实验适用于各期梅毒的诊断。早期梅毒经治疗后血清滴度可能会下降或者转阴,故可以用于疗效的观察、判愈、判定再发或者再感染等。也适用于人群的筛查、产前检查和健康体检等。

感染梅毒螺旋体4-10周左右,患者血清中可以梅毒螺旋体抗原产生一定数量的特异性抗体,对该抗体的检测是梅毒验证性实验中的主要检测对象。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实验(TreponemalTests,TT)多作为确证实验,尤其适用于隐形梅毒和一些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实验为阴性而又临场医生又怀疑为梅毒感染的患者。但是其只是作为梅毒的定性实验非定量实验,因此不能用于观察疗效、判断复发以及再感染。

对于前面提到的NTT实验和TT实验,读者们可能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只知道分别叫做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实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实验,其具体的明细如表1所列举。

表1.梅毒抗体检测明细表

实验分类

NTT

TT

检测时间

一期梅毒出现硬下疳后10-15天NTT可呈阳性(感染后約6周左右),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NTT的滴度在1-2年后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直到晚期梅毒呈现低水平的阳性,三期梅毒发生自发性的NTT血清学转化是极其罕见的。

梅毒感染者出现硬下疳后7-14天TT可以呈现阳性

明细项目

1.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oluidineredunheatedserumtest,TRUST)

2.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apidplasmaregain,RPR)

3.性病研究实验室实验(Venerealdiseaseresearchlaboratory,VDRL)

 

1.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实验(treponemalpallidumhemagglutinationassay,TPHA)

2.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reponemalpallidumparticleagglutinationassay,TPPA)

梅毒螺旋体微血凝实验(MHA-TP)

3.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实验(Fluorescenttreponemalantibody-absorption,FTA-ABS)

4.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EIA-TP)

5.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CIA-TP)

6.梅毒螺旋体IgG抗体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WB)

临床报告

NTT的滴度总体上与病情的活动度有关,因此应当定量报告。

TT的滴度对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没有临床意义,也不能用于梅毒活动度的检测和疗效的评估。大多数梅毒感染者,TT可以呈现终身阳性。因此特异性较强,由于特异性抗体阳性并不能判定病人是新近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非圣贤,孰能不过”,圣人尚且如此,我们的实验检测也不是每时每刻都那么准确无误的,况且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数不胜数。在医学上分别用假阳性或者假阴性来表示测试结果本阴却阳,本阳却阴的现象。具体会有哪些因素影响我们的实验结果,可以参考表2中列举的一些信息。

表2.影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实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假阳性

假阴性

NTT实验

1.新近疫苗接种后

2.新近发生心肌梗塞、疟疾、肝炎、水痘、麻疹等发热性感染疾病

3.注射型吸毒、自身免疫性疾病、HIV感染后、麻风病、恶性肿瘤、慢性肝病4.老年人群、孕妇等

1.极早期梅毒可能由于前带现象造成NTT假阴性

2.在极少数情况下,晚期梅毒可能会造成NTT假阴性出现

3.在二期梅毒中可能也会出现NTT的假阴性,但是之后又会转阳(恶性梅毒)

TT实验

偶尔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孕妇,以FTA-ABS的假阳性率最高,可以通过IgG免疫印迹法进行排除

1.TT实验在硬下疳出现之前或者硬下疳出现之后5-15天内进行

2.与NTT一样,二期梅毒也可能会出现TT假阴性的情况

既然梅毒的检查项目这么多,又存在着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那么临床上医生又是如何选择相应的组合进行梅毒筛查和验证的呢,这里主要列举两种常用的方案,具体的请参考《年欧洲梅毒管理指南解读》。

  (1)ATT:初筛实验首选的检测方法是EIA-TP法和CIA-TP法,初筛TT阳性见于已经治愈的梅毒患者和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由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比非梅毒特异性抗体出现更早,因此ATT方案更容易检出早期梅毒患者。因此其主要用于无症状人群、献血者和器官捐献者的筛查。当第一种初筛TT实验阳性时,采用不同于初筛方案中的第二种TT实验作为该方案的确证实验,如果确证的结果仍为阳性则追加定量NTT实验。当确证TT实验阳性而NTT定量实验阴性时,对早期梅毒疑似病例进一步采用特异性TP-IgM法检测(早期梅毒疑似病例即使NTT阴性也要接受治疗)。

(2)ANTT:该方案的初筛实验首选RPR和VDRL。美国和部分欧美国家多采用此种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是初筛即可定量,避免前带现象造成额假阴性结果,但是该方案的最大缺点是只能检出活动性梅毒,对早期梅毒的检出率不及ATT方案。初筛方案阳性时,采用一种TT作为确证实验,如果初筛NTT没有定量结果,应当在确证实验过程中追加定量实验。

对于梅毒的诊断除了上面所述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外,还有病原学检查方式,目前主要有暗视野显微镜镜检(DFE)、PCR检测、免疫组化和组织原位杂交法等。其中DFE主要是直接检测患者硬下疳和皮损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该方法操作复杂,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准确率较低。而PCR检测法尤其适用于口腔等易受其他共生螺旋体污染的皮损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的检测。因此,病原学检测可以明确梅毒螺旋体的诊断。

赞赏









































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
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m.com/wazlyy/75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