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形红斑治疗专科医院 >> 环形红斑预防 >> 沈学陆中医教授临床心得二值得珍藏

沈学陆中医教授临床心得二值得珍藏

 

沈学陆教授,籍贯:云南昆明,中医临床医师、国家职业药师、康复理疗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5年余,在中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多次授到昆明市及嵩明县领导表彰,在当地患者中有非常高的声誉和口碑。

我们收录了沈教授在中医临床中不可多得的治疗心得和他临床总结研究的《百药去病汤》。今天让沈教授以文字的形式带着大家学习中医,了解中医,运用中医!这是不可多得的心血经验:

今天我们开始请大家和我一起学习:

第三章、巜风湿疾病的中医整体观》各论:

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记载,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盖无虚邪不能独伤人”只有当身体扺抗力降低又遭受外邪侵袭时才会生病,外邪:又称六淫之邪,即风、寒、暑、湿、热。“风”乃百病之始。“寒”乃损阳之阴邪。“暑”乃损阳之阳邪。“湿”秽浊之阳邪。“燥”乃干涉之病邪。“热”乃火热之阳邪。《内经》也明硧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如《素问、举痛论》提出寒、热二种病因,“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矣。”“痹”即闭塞不通也。本病属全身性的结缔组织炎,多以关节受累最为显著。临床表现:多有发热、出汗、烦躁、疲乏、食欲减退、常见膝、踝、肘、腕等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而顽固性的疼痛。一般只要首选《去病汤》基础方加减治疗就可以了,如有疼痛伴高热的患者加石膏20至30克、知母25克,咽喉疼痛的患者加银花25克,连翘、桔梗、薄荷、各25克,关节红肿疼痛的患者加忍冬藤,蒲公英,黑骨头、狗脊、牛滕、连翘、升麻、葛根、萆薢各25克、关节冷痛的患者加附片30克,先煎两小时后再放入其他药物同煎半小时,疼痛甚的患者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使用,(知母、麻黃、防风各20克、附孑40克)多汗或者心悸不安或手舞足蹈的患者加乳香、没药、龙骨、牡蛎、珍珠母粉各25克、此病多有血瘀一般赤芍、白芍同用各20克,紫丹参30克、木防己30克同用,其余的按症加减治疗。

风湿病二、风湿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慢性胶原组织炎症,以心脏及关节受累最为显著。本病相当于中医传统医学的痹证“总的来说:就是“阳气少、阴气多”是人体的抵抗能力低下时发生的內在原因,风、寒、湿、三种不正之邪气入侵是风湿病发生和发展的外因,此病可致人的肢体、关节、肌肉、经络等等部位发生疼痛、?楚、重着、麻木等等诸多因素的病变,一般情况的治疗釆用《桂枝汤、小柴胡汤、八珍汤三方合用治疗,名去病汤》在基础方基础上加入附子30克、麻黄20克、升麻20克、淮山药20克,山茱萸20克、牡丹皮20克、泽泻20克、兰木香20克、云木香20,就可以达到扶底抽心的治疗效果了。

风湿病、三:在一般情况下单是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的、只要首选《桂枝25克、赤芍25克、白芍25克、干姜20克、半夏20克、党参20克、生甘草15克、黄芩20克、大枣4枚至6枚为基础方、二方合用名为:去病汤》有关节红肿,疼痛的加六方滕15至20克,黃芪20克、香附子20克、见血飞(别名:百鸟不占)20克、黄琐梅刺根20克、防风20克、云木香20克、在治疗痛风患者的疼痛中有良好的效果,如果是单纯性的痛风结石明显的患者,可以用来泡药酒饮用加当归40克,生附子3克1枚、红花、茜草根各15克、三七1枚泡药酒5公斤每晚临睡前服用3至5升。一个月后有良好的疗效。

风湿病四:风湿病属于风寒湿痹的患者、一般不需要辨证论治,不分寒热虚实,只要在以上基础方的基础上加入甘草附子汤、麻加术汤常可以用之。(甘草20克、附片40克(用开水先煎两小时)桂枝15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本方为甘草附子加味汤,其中桂枝祛风通阳,附子温经散寒、白术健脾化湿、甘草和中缓急,用以疏通经络关节,消肿止痛。桂枝与甘草同用,功能心阳,补益心气,附子振奋心肾阳气,对于预防和治疗风寒湿痹引起的心脏病也有良好的作用。在甘草附子汤的基础上加当归、芍药、与桂枝相配,可以增强调和营卫和疏导气血的作用。而当归与附子相配,镇痛的功效会比单用附子强得多了。

加减方法:1、风邪偏胜的加防风。2、寒邪偏胜的加重附子的剂量至40克,丁香30克、高良姜30克。细辛9克、槀本15。以增强温经散寒的力量。3、湿邪偏胜胠手冰凉的,脉沉细的、舌苔滑腻的宜加:木防己30克、茯苓30克。金毛狗脊30克。以增强利水渗湿的作用。

病案举例:李慧仙、女、47岁。云南昆明。患风湿性关节炎多年,四肢关节疼痛剧烈,半年来肩胛痛尤甚,以拳头下重力猛击,患处方觉得稍微舒服,年6月,医院专家门诊都就过医,无效返回,后于2O14年3月经治愈患者介绍来我处中药治疗,察其舌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四肢冰凉,此为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症。釆用活血定痛之药固不可少,但寒湿凝聚经络。非温经散寒不能开,必须釆用桂附同用,甘草附子汤加味治疗,巜去病汤基础方》生甘草15克,附片40克(开水先煎两小时),白术15克、桂支15克、当归25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姜黄15克、灯盏细辛15克、木防己25克、川牛夕15克、玉带草15克、枳壳10克,木香10克、鸡血藤15克、防风10克、五味子10克、丁香18克,高良姜8克。后下入附片煎液内同煎其余药物半小时后温服毫升,一剂服用5天4剂为一疗程。20天后,复诊时病家喜形于色,所患之处已十,去八九,自感浑身温暖。肩胛疼痛大减,原方去姜黃加茜草20克,加白酒少许为引子按时温服,并告诉患者忌食酸、冷、糖、豆类四物及冷饮,冷水,八剂中药,病家乃欣然回乡,自行治疗,至今未复发。

二、病案举例:赵红艳,女、56岁、云南昆明官渡古镇人,年7月13日来诊,时值盛夏,患者就诊时身着隆冬厚衣,仍着隆冬厚衣,仍作怯寒之状,面色?白,双下肢体浮肿,步履不便,诉:半年来,背腰四肢疼痛痠麻时轻时重,呈游走性,局部肌肤觉冷,得温则疼痛稍维减轻,大便溏薄,舌淡润,边缘有齿痕,并有瘀斑,脉沉细而涩。症属脾肾阳虚,表卫不固,风寒湿三气杂至着而为痹。治则:首选温阳散寒,祛风胜湿,基础方《桂枝汤、小柴胡汤合方:名去病汤》附片40克(开水先煎两小时),甘草15克,当归15克、桂枝1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丹参15克、黑骨头15克、防风15克、木防己15克、当归15克、红花8克、泽泻15克、牡丹皮15克、千年健15克、云木香15克、白地榆15克、高良姜15克、丁香8克、佘药后下入附片煎液内同煎半小时后即可服用,每次服用量为:毫升一次量另加入白酒3至5毫升至药液内为引子,一天三次如法温服,每剂服用5天,四剂为一疗程。

接上述方法:患者于年9月份服药治疗后二次来复诊,就诊时已脱掉棉衣棉裤,双下肢浮肿已消失步履轻便,所有的关节痠痛,怯寒均减。大便已成形,脉舌如前,原方续给八剂。

三诊(年11月13日)服药以来,病已去八九,活动便利。精神见振,体力渐增,基本可以劳动,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拿走八剂中药治疗,其中一剂用来泡酒3公斤晚上临睡前服用5毫升,随访未复发。

注意:我在上方的基础上,二十多年来,成功的治愈了各种各样的疑杂病,只要是风、寒、湿、痹的患者你都可以大胆的试用,疗效是确切的,本方法最适合配合针刀医学治疗腰椎病变、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瘫痪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颅内压增高性脑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引起的伴身不逐症、妇科疾病的治疗等都有一定良好的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类型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多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腕、足等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进而导致关节僵硬、畸形,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传统医学称之为“痹症”、“历节病”等范畴。多由体虚阳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风、寒、湿之邪乘虚而入,流滞于肌肉、筋骨、关节,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且往往呈痰瘀互结,肝肾气血并伤,虚实错杂的症候。只要首选:桂枝芍药知母汤就可以治疗本病,可在原方的基础上灵活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白术15克,知母15克、防风15克、海桐皮15克、伸筋草15克、威灵仙10克,干姜10克,)本方原是从桂枝芍药知母汤化裁而来,在原方祛风通阳除湿散寒,清热和阴的基础上,取桂枝祛风通阳,知母、白芍清热养阴,防风、术祛风除湿,干姜、甘草和胃调中,再加海桐皮、伸筋草、威灵仙以增强祛风胜湿的力量。适应一切类风湿关节炎,的也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风湿病的常用用中医中药治疗方法、四十四大法》

第一法:《散风宣痹法》在临床上是指用辛温散寒的方药,治疗由于寒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的行痹。代表方剂有防防汤蠲痹汤等。常用药物有:防风、羌活、独活、桂枝、荆芥、柴胡、葛根等。

第二法:《散寒通痹法》在临床上是指用辛温散寒的方药,治疗由于寒邪外袭,或素体阳虚,寒邪乘虚深入所致的疼痛痹证。表表方剂有乌头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汤等。常用药物有桂枝、附子、乌头、细辛、巴戟天、淫羊藿琐阳等。

第三法:《除湿蠲痹法》在临床上是指用具有祛湿作用的方药,治疗湿邪为主所致的着痹。代表方剂有意苡仁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等。常用药物有薏苡仁、防已、苍术、威灵仙、萆薢、蚕砂、木瓜等。

第四法:《清热通痹法》在临床上是指有清热燥湿、清热利尿、清热凉血等作用的方药,治疗以热邪为主所致的热痹及痛风。当其他病证、邪郁化热时也可配合使用。代表方剂有白虎加桂枝汤、二妙散、三妙丸等。常用药物有生石膏、知母黄柏、木防己、薏苡仁、忍冬藤生地黃、赤芍、牡丹皮等。

第五法《散寒袪风法》在临床上是指用具有疏散风邪与温经散寒作用的方药,治疗由于风寒之邪侵袭经络关节所致的风寒痹阻证。代表方剂有五积散、小活络丹等。常用药物有桂枝、羌活、独活、防风等

第六法:《祛风化湿法》在临床上是指用具有祛风化湿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之邪阻滞引起的风湿痹阻证。代表方剂有麻黄加术汤、乌头煎等。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白术、茯苓、乌头、独活、秦艽等。

第七法:《散寒除湿法》在临床上是指具有散寒除湿、发汗解表作用的方药,治疗寒湿之邪阻滞引起的寒湿痹阻证。代表方剂有蠲痹汤、七圣散、通气伤风散等。常用药物有羌活、独活、秦艽、海风藤等。

第八法《祛湿清热法》在临床上是指具有祛湿清热作用的方药,治疗湿热之邪流注关节经络、阻滞气血、病势缠绵的湿热痹阻证。代表方有宣痹汤、加味二妙散等。常用药物有木防己、蚕丝、秦艽、萆薢、士茯苓等。

第九法《清热解毒泻火法》在临床上是指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方药,治疗热毒化火深入筋骨所致的热毒痹阻证。代表方有清热解毒丸、白虎汤等。常用药物羚羊角、水牛角、生石膏、金银花、黄芩、黄柏、山桅子、龙胆草、苦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生地黄等。

第十法《祛风散寒除湿法》在临床上是指用具有祛风、散寒、利湿作用的方药、治疗因风、寒、湿邪侵袭留着于关节阻滞经络而引起的风、寒、湿痹阻证。代表方有五痹汤、蠲痹汤等。常用药物有羌活、独活、威灵仙、桂枝、防风、泽泻、茯苓等。

第十一法《凉血散风法》在临床上是指用凉血与散风的方药相配合,治疗邪热入营血所致的环形红斑的方法。代表方有银翘散去荆芥、豆鼓加生地黄、牡丹皮、大青叶、玄参等。常用药物有牡丹皮、生地、大青叶、玄参、紫草等

第十二法《养血祛风法》在临床上是指用养血与祛风的方药相配合,治疗血虚受风所致的肌肤手足麻木、肢体拘急、恶风等。代表方有大秦艽汤等。常用药物有秦艽、当归、熟地、川芎、鸡血藤、威灵仙、防风等。

笫十三法《寒温并用法》在临床上是指用寒温辛苦的方药,治疗风、寒湿邪虽已化热但尚未祛除的寒热错杂证。代表方有桂枝芍药知母汤。常用药物有桂枝、白芍、知母、麻黄、附子、防风、白术等。

第十四法《活血祛瘀法》在临床上是指用有活血祛瘀作用的方药来行血、散瘀、通络消肿、定痛以治疗风湿病兼有血瘀的一种方法。代表方有活络效灵丹、桃红四物汤等。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乳香、没药、香附、地龙、当归、赤芍、五灵脂等。

第十五法《通经活络法》指用具有通经活络作用的方药,作为除针对病因辨证论治外的一种治疗方法,不论哪一种风湿病均应辅以本法。常用药物有豨莶草、络石藤、海风藤、忍冬藤、青风藤、鸡血藤、桑枝、海桐皮、伸筋草、千年健、透骨草、寻骨风、松节、木瓜、穿山龙等。另外,根据不同的部位可选用引经药。上肢用羌活、川芎、桂枝、桑枝、姜黄片、下肢用牛膝、木瓜、防己、独活、萆薢,顽项用葛根、蔓荆子、腰脊用桑寄生、续断、杜仲、狗脊,全身用防风、威灵仙、鸡血藤、天麻、五香血藤、黑骨头、木本八角风、茜草、玉带草、仙鹤草、乌头、附子等。

第十七法《祛湿化痰法》(亦称燥湿化痰法)指用具有祛湿化痰与通络作用的药物相互配合,治疗病程日久,脏腑功能失调,脾胃运化失司,湿聚而为痰,留注关节,瘀阻经络而成的痰浊痹阻证的一种治法。代表方剂有导痰汤、小活络丹等。常用药物有制南星、苍术、半夏、茯苓白芥子、僵蚕、天竺黄、丝瓜络、陈皮、五加皮、川芎、地龙等。

第十八法《化痰散结法》指用具有祛痰作用或消痰作用的方药,治疗因痰湿流注经络、关节、四肢、而出现结节、囊肿及瘰块的方法。凡风湿病日久出现上述症状时均可应用此法。代表方有二陈汤、导痰汤等。常用药物有半夏、茯苓、陈皮、制南星、白芥子、贝母、白附子、生牡蛎、僵蚕、皂角刺等。

第十九法《化痰祛瘀法》指用具有化痰祛瘀、搜风通络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关节炎慢性活动期,或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或骨关节炎或颈椎病等。代表方为桃红承气汤加味。常用药物有制南星、白芥子、当归、桃仁、红花、僵蚕、地龙等

第二十法巜软坚散结法》指用具有行气、散结、活血、软坚作用的药物为主成方剂,治疗痰瘀互结,筋膜粘连,关节僵硬,屈伸不利,或皮下瘀血,郁积成块,硬结不散的方法。代表方有小金丹、大黄?虫丸。常用药物有大黃、土鳖虫、乳香、没药、牡蛎僵蚕、龙血竭、淅贝等。

第二十一法《化痰通络法》(涤痰通络法)指用具有燥湿化痰通络的方药,治疗风湿病日久不愈,痰浊凝结,阻滯经络关节的患者。代表有温胆汤,导痰汤等。常用药物有白芥子、胆南星、半夏、僵蚕、茯苓、阵皮、地龙、枳实等。

第二十二法《逐水化痰法》指用具有攻击逐水湿与化痰作用的方药,治疗痰湿停聚关节的一种治法。代表方有防己椒苈黄丸加味或用商陆末或白芥子末局部外敷。常用药物有粉防己、茯苓、车前子、泽兰、花椒目、葶历子、商陆、白芥子等。

第二十三法《温阳化痰法》指用具有温阳?气、化痰通络作用的方药,治疗阳虚痰浊痹阻证。代表方剂有阳合汤,常用药物有熟地黄、鹿角胶、炮姜、肉桂、麻黄、白芥子等。

第二十四法《淡渗利湿法》因湿邪黏滞重着,易夹他邪为患,因而用淡渗利湿法与其他方药配伍,治疗风湿病见肢体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沉重的。代表方有茵陈五苓散等。常用药物有茵陈蒿、茯苓、泽泻、猪苓等。

第二十五法《解肌止痛法》指适用于营卫不和所致肌肉酸痛不适,颈背强而不适的症状。代表方剂有葛根汤、葛根解肌汤等。常用药物有葛根、柴胡、桂枝、白芍、羌活、独活等。

第二十六法《行气止痛法》指用理气的方药治疗风湿病兼有气滞引起疼痛的一种方法。代表方有柴胡疏肝散。常用药物有柴胡、香附、延胡索、青皮、川芎、大茴等。

第二十七法《养血法》指用养血方药为主,治疗风湿病兼有血虚兼证的方法。代表方剂有当归补血汤、四物汤等。常用药物有当归、鸡血藤、何首乌、白芍、生地、熟地、川芎等。

第二十八法《益气法》指用补气的药物为主,治疗风湿病气虚兼证的方法。代表方剂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党用药物有参类如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茯苓、人参、等。

第二十九法《滋阴法》指用滋阴药为主,治疗风湿病阴虚兼证的方法。代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麦门冬汤二至丸等。常用药物有地黄、麦冬、山萸肉石斛、枸杞子、墨旱连、女贞子、沙参、玄参等。

第三十法《通阳法》指用宣通阳气的方药,治疗风湿病兼有阳气闭阻证的方法。代表方剂有瓜蒌薤白桂枝汤等。常用药物有桂枝、薤白、葱白、瓜蒌等。

第三十一法《通下法》指用攻下药为主,治疗风湿病腑气不通的方法。代表方剂有大、小承气汤等。常用药物有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瓜蒌、番泻叶等。

笫三十二法《温阳法》指用温补阳气的药物治疗风湿病阳虚兼证的方法。代表方剂有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真武汤等。常用药物有附子、白术、巴戟天、干姜、淫阳藿、川乌、草乌、仙茅等。

第三十三法《缓急止痛法》“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此法为风湿病中急则治其标的权变之法,凡疼痛势比较严重剧烈的,都可用此方法,常用药物有马前子、地龙、细辛、??胡素、白芍、全蝎、蜈蚣、乌稍蛇、白花蛇、香附、川芎、冰片、佛手、毕橙茄、石昌蒲、兰木香等。

第三十四法《补益脾胃法》用具有补益脾胃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中常见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证侯。着痹证的患者,常配合本法以治疗其本。代表方剂有六君子汤、养胃汤等。常用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黄精、玉竹、扁豆、山药、麦冬、石斛、生地黄、苍术、厚朴、陈皮、大枣等。

第三十五法《益气养血法》用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日久,正虚邪恋气血两虚证。代表方剂有黄芪桂枝五物汤、八珍汤加味。常用药物有党参、黃芪、当归、白芍、熟地、鸡血藤、龙眼肉、枸杞子、红枣等。

第三十六法《益气养阴生津法》用具有益气养阴生津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久病耗气损阴所致的气阴两虚津液亏损的证侯,代表方剂有生脉散加味,常用药物有五味子、人参或党参、麦冬、知母、玄参、葛根、黄精等。

笫三十七法《?气活血法》用具有补气活血化瘀作用用的方为,治疗因正气亏虚、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养所致的气虚血瘀证。代表方剂为?阳还五汤加减。常用药物如黄芪、当归、赤芍、川芎、地龙桃仁、红花等。

第三十八法《滋阴清热法》用具有滋阴清热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病久阴虚,肝肾不足,阴虚内热,或长期过用温燥药物,使病体伤阴化燥,而出现的阴虚内热证。代表方剂有秦艽扶赢汤,秦艽鳖甲散加减等。常用药物有秦艽、鳖甲、地骨皮、当归、知母、石斛、灵芝,桑寄生等。

第三十九法《滋肾养肝法》用具有滋养肾阴、培养肝阴、滋养肝血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久病阴虚肝肾不足;或长期过用温燥,损伤肝肾之阴,造成筋骨失于濡养的肝肾阴虚证候。代表方剂有六味地黄汤加味。常用药物有熟地黄、牡丹皮、当归、白芍、山茱肉、桑寄生、枸杞子、杜仲、淮牛滕等。

第四十法《温?肝肾法》用具有温补肝肾、强壮筋骨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肝肾阳虚证,起到益肾壮督蠲痹的作用,也适用于久病不愈“骨变筋缩”的顽疾。代表方剂有金贵肾气丸、右归丸,尫痹颗粒、益肾蠲痹丸等。常用药物有熟地黄?骨脂、骨碎补、淫阳蒮、狗脊、续断、桑寄生、肉苁蓉、仙茅、丁香、益智仁等。

第四十一法《益气固表法》用具有?气固表作用的方药,治疗表虚自汗的方法。这种类型的病证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恶寒怕冷或自汗恶风,并毎日因天气变化而加加疼痛不适的特点,代表方剂有玉屏风散。常用药物有黄芪、防风、当归、白术、茯苓、人参或党参、西洋参等

第四十二法《温阳益气法》用具有温经散寒与益气助阳作用的方药,治疗风湿病病程日久,阳气不足,表卫不固经络失于温煦,易于感受外邪的阳虚体质。代表方剂有真武汤、常用药物有附子、桂枝、干姜、党参、黃芪、川芎、防风、红景天等。

第四十三法《疏肝活络法》用具有疏肝理气与通络作用的方药,治疗肝失疏泄,久病??及脏腑的病证。代表方剂有妇科疾病的逍遥丸、加味逍遥散、甘草桅子豉汤。常用药物有当归、白芍、鸡血藤、益母草、郁金、香附、青皮、陈皮、旋覆花、薄荷、柴胡、丹皮、红花、白术等。

第四十四法《搜风剔络法》指用具有搜风剔络作用的虫蚁类药物,治疗风湿病日久,病邪壅滞经络、关节、气血为邪气阻遏,痰湿交阻,凝塞不通所致的一切病证。常用药物有全蝎、蜈蚣、地龙、土鳖虫、蜂房、僵蚕、蜣螂虫、蝉蜕、崭蛇、乌稍蛇、银环蛇、白花蛇等。

总结:通过学习和了解了在临床中所遇到的疾病治疗及治疗原则以后,你会觉得具体的情况不同,治疗法则也不完全相同。而治疗原则是针对临床病证的总的治疗法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法是针对某一具体病证(或某一类型的病证)所采用的具体治疗方法,是治疗原则在临床上的具体化。因此,任何具体的治疗方法,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治疗原则的。因为各种病症都是正邪相争,从而表现为阴阳消长盛衰的变化。因此,扶正祛邪是总的原则,而在此总的治疗原则指导下所釆取的益气、滋阴、养血、补阳、温阳、通阳、泻下、功下、发汗、涌吐、淸解、和解、收涩。化痰、软坚等等……。这些就是祛邪扶正的具体方法。可以见得,治疗原则与冶法概述既有严格的区分,又不能混为一谈。因风、寒、湿,热之邪通常引起疾病发生的外在因素,所以散寒、祛风、除湿、清热等等是治疗所有疾病的常用之法,原因是为什么呢?大家具然知道了治疗的方法及法则,那么就是说:“具知道了其然,也要知道其所以然。”罹患病日久,气血周流不畅、而导致“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阻闭经络、深入骨骱、胶结难愈”。因而用化痰软坚、活血化瘀是常用的方法。总体来说,邪气有偏盛,部位有深浅,体质有强弱,阴阳有盛衰,邪气人人都离不了从体表其从而化异常。临床常有见之。有表里俱病,有营卫失和,有寒热错杂,有虚实并见,痰瘀相兼等等不同情况。方便大家学习及熟悉应用实用的实践经验,在将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优势及优点特别加以总结本法四十四条治疗大法心得供大家选择参考。借此,告诉所有同仁,望各位提出你宝贵的意见。谢谢!

长按







































北京白癜风的费用
盖博士遮盖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m.com/wazlyy/77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