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案
发热伴斑疹
彭某,女,50岁。
初诊(-06-09):全身遍发紫红色斑疹,成片成块,并高热、寒战,无汗。病已一月,高热不退,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诊断不明确。西医诊断:“发热查因”,“Still病?”,用激素冲击治疗后疗效不显著。查舌紫红,苔薄黄,脉弦数有力。
辨证:风热郁表
治法:宣表透疹
方药:加味银翘散合新加香薷饮
金银花10g,连翘10g,芦根10g,竹叶10g,
牛蒡子10g,薄荷6g(后下),桔梗10g,厚朴10g,
香薷6g(后下),生地黄15g,赤芍15g,丹皮10g。
7剂,水煎服。
二诊:发热略减,寒战已退,仍有遍身紫红色斑疹,瘙痒,舌紫红,苔薄黄,脉数。证属热伤气、营分,改用化斑汤加味,以清热化斑:
生石膏30g,知母10g,生甘草6g,玄参30g,
水牛角30g(先煎),黄连5g。
10剂,水煎服。
三诊:一身斑疹已开始消退,但胸背及双手遍布紫黑色斑块,仍皮肤灼热,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改用黄连解毒汤合化斑汤加味,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黄连5g,黄柏10g,黄芩10g,栀子10g,
生石膏30g,知母10g,生甘草6g,玄参30g,
水牛角30g,紫草10g,红花5g。
15剂,水煎服。
四诊:服上方3剂后高热旋退,至今未再发热,斑疹显著减少,现口干口疮、便秘,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前方加减:
黄连5g,黄柏10g,黄芩10g,栀子10g,
生石膏30g,知母10g,生甘草6g,玄参30g,
水牛角30g,生大黄5g,天花粉15g。
10剂,水煎服。善后收功。
???
■
用方体会
■
???
“有一份恶寒,便有一份表证。”患者5月起病,一诊时仍高热畏寒无汗,此为风温袭表,故治其当先解表宣邪。病已一月,患者周身遍发紫红色斑疹,舌紫红,考虑为肺卫之邪未解,气分郁热灼伤血络,热毒乘虚逼营,血从肌表外发。正如章虚谷曰:“热闭营中,故多成斑疹,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邪热郁肺,卫气同病,治宜宣肺透疹。故方用加味银翘散合新加香薷饮。二诊时患者卫分之邪已解,故无恶寒。但其热毒内迫营血而发斑,必须清热化斑。三诊时斑疹始退,但皮肤灼热,提示热毒仍盛。故在上方基础上加黄连解毒汤,并予紫草、红花凉血活血,化瘀消斑。四诊则高热已退,斑疹显著减少。但见口疮、便秘,为里热未尽,故守原方继进,加大黄、天花粉一以泻热通便,一以生津止渴。卫气营血,辨治有序,方使患者转危为安。
编辑:廖用兵
校稿:李斯宇
审稿:盛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