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形红斑治疗专科医院 >> 环形红斑治疗 >> 吃药治病也致病她浑身长满了红斑水泡还发烧

吃药治病也致病她浑身长满了红斑水泡还发烧

 

儿童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8.html

66岁女性,2周前因偏头痛口服卡马西平,服药10天后全身出现红斑、瘙痒,伴发热。此后红斑逐渐增多加重,并出现水疱,口腔、外阴黏膜糜烂。罪魁祸首为何?

(一)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66岁,因“全身红斑3天”入院。患者于2周前因偏头痛口服卡马西平,服药10天后全身出现红斑、瘙痒,伴发热。此后红斑逐渐增多加重,并出现水疱,口腔、外阴黏膜糜烂。发病以来,体温波动于37.5~38℃。既往史:糖尿病3年,一直服用阿卡波糖,目前血糖控制良好;偏头痛10年;否认高血压、结核病史。药物过敏史:青霉素过敏。

入院查体:血压/85mmHg,脉搏83次/分。甲状腺不大,双侧颈动脉未闻及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4次/分,无心律不齐。腹部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足背动脉搏动对称,双下肢无水肿。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散在片状靶形红斑,大小不一的水疱,疱壁松弛,部分水疱破溃形成糜烂。口腔、外阴黏膜糜烂,有脓性分泌物。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1.3×/L,N80%,L14%,HGBg/L,PLT×/L;尿常规:WBC/μl,便潜血阳性。血沉25mm/h。生化:肝肾脂、甲状腺功能正常。心电图、胸部正侧位X片正常。腹部超声未见异常。

(二)病例特点

老年女性,急性病程。临床表现为全身红斑水疱伴黏膜损害,伴发热。起病前有卡马西平服药史,既往糖尿病史,对青霉素过敏。

(三)治疗要点和治疗经过

1.药疹治疗原则

对重症药疹的治疗原则主要分为四个方面:①停止服用过敏药物:告知患者及家属停用过敏药物以及和该药相似的药物,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解热镇痛药。②促进药物排泄:主要方案是大量液体静脉输入,每日~ml,若患者不能进食,需胶体、晶体兼顾,并监测出入量。③抗过敏: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原则是早期足量应用,可采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mg/d或甲泼尼龙40~80mg/d。④并发症的治疗:重症药疹多合并多种并发症,如高热、低蛋白血症、肝功能损害等,需对症处理。

2.皮损的处理

(1)皮肤的处理:

若皮肤出现水疱,应及早抽吸疱液,防止水疱被挤破后出现皮肤剥脱。若出现皮肤破溃糜烂,应外用新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软膏等预防感染,同时应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皮肤再生。

(2)黏膜的处理:

重症多形红斑患者常合并口腔、眼睛、外生殖器糜烂,对这些部分应同时进行治疗。可用复方硼砂含漱液漱口,或用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的溶液漱口,既可缓解疼痛又可促进黏膜的愈合,外生殖器部分应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眼结膜的处理非常关键,可以用自体血清进行冲洗,外用激素眼膏和抗生素软膏。

3.卡马西平使用注意事项

卡马西平又名酰胺咪嗪,是咪嗪类抗癫痫和抗惊厥药。该药为神经科常用药物,多用于脑外伤、脑肿瘤、癫痫、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近年来由于适应证逐渐增多,如抗利尿,抗躁狂、抑郁,抗心律失常等作用,甚至用于耳鸣、下肢不宁综合征(RLS)、酒精戒断综合征(AWS)等,故该药所致药疹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多。其引起的药疹具有以下3个特点:①过敏程度往往较重,甚至危及生命,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或中毒性表皮坏死综合征(TEN)。②该药引起药疹的潜伏期稍长,为(14.6±6.4)天,最长可达60天,此例患者服用药物10天后出现皮损。③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已有研究证实卡马西平诱发的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或TEN与患者HLA-B*基因多态性有关,伴有此基因突变的个体发生该药疹的危险性较没有突变的个体高倍。故提醒各位临床医生,在给患者处方卡马西平时需先检查该位点是否存在基因突变。

此外,卡马西平对癫痫的治疗效果亦有个体差异。有研究为位癫痫患者,对rs和rs两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位患者完成了12个月单药治疗。rs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者发作完全控制率显著低于AA型个体(P=0.),对于发作完全控制和不完全控制二分类疗效,也表明G等位基因为影响疗效的风险因子。SCN1A基因rs位点与卡马西平抗癫痫的疗效显著相关。

4.本例患者的治疗方案及结果

入院后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mg/d静脉输液,4天后因下肢水肿改为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d,同时予补液0ml/d,治疗7天后皮损好转,改为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60mg/d,病情好转出院,此后每4天减10mg,至30mg时改为甲泼尼龙片30mg口服,依此减量至停药。

(四)治疗体会

重症药疹的治疗建立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典型药疹有明确的服药史、特征性的临床症状,诊断不难。在诊断明确后,尽早采取足量激素的治疗,在没有激素禁忌的前提下,不用过多担心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因为药疹治疗周期相对较短,控制病情后激素很快减量至停药,一般还未出现激素的不良反应就已停药了。黏膜的处理也很关键,特别是眼结膜,严防出现粘连,否则会给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

(五)专家点评——李大魁

在皮肤不良反应方面,卡马西平是很有名气的。由于此药的适应证不断向多学科延伸,安全性的管理需要新的策略——跨科交流应是常态化的。

参考文献

[1]韦全剑,付应敏,吕雄文.卡马西平临床应用进展.安徽医药,8,12(1):56-57.

[2]MorimotoM,WatanabeY,ArisakaT,etal.Acaseofdrug-inducedhypersensitivitysyndromeduetocarbamazepine.BullTokyoDentColl,,52(3):-.

[3]阳眉,蒋献,冉玉平,等.卡马西平药疹13例临床分析.华西医学,2,17(3):-.

[4]ThenSM,RaniZZ,RaymondAA,etal.FrequencyoftheHLA-B*allelecontributingtocarbamazepine-inducedhypersensitivityreactionsinacohortofMalaysianepilepsypatients.AsianPacJAllergyImmunol.Sep;29(3):-.

[5]ChangCC,TooCL,MuradS,etal.AssociationofHLA-B*allelewithcarbamazepine-inducedtoxicepidermalnecrolysisandStevens-Johnsonsyndromeinthemulti-ethnicMalaysianpopulation.IntJDermatol,,50(2):-.

[6]王萍,周秋红,盛阳昊,等.中国汉族部分发作癫痫患者中SCN1A基因的两个功能性位点与卡马西平单药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39(5):-.

左亚刚,医院皮肤科副教授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来源:《医院复杂病例用药解析》

作者:张抒扬梅丹

页码:-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m.com/wazz/126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