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形红斑治疗专科医院 >> 环形红斑治疗 >> 荆芥连翘汤治疗白塞氏病病案1则

荆芥连翘汤治疗白塞氏病病案1则

 

周某,男,37岁。年8月25日初诊。

患者于年开始出现口腔溃疡、下肢皮肤红斑并伴压痛,于每次输液后针孔处均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疹。病情反复,时好时坏。年因左眼溃疡未能得到控制,导致失明,于年行左侧眼球摘除术,安装义眼。多年来患者一直靠口服强的松维持,近半个月症状加重并出现左膝关节肿痛,遂来我院求治于陈师。查体:双下肢皮肤有散在紫黑色瘀斑及环形红斑,大小不一,不高出皮肤,按压不褪色,有轻度压痛。左侧义眼,口腔溃疡,左膝关节压痛(+),浮髌试验(+),针刺反应(+)。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西医诊断:白塞氏病(不完全型);中医诊断:狐惑病。治拟清热解毒泄浊、祛风散郁活血。方选荆芥连翘汤加薏苡仁。处方:荆芥10g,连翘15g,黄连10g,黄芩12g,黄柏10g,栀子10g,柴胡15g,枳壳10g,当归10g,生地15g,白芍15g,川芎10g,防风10g,薄荷10g,桔梗10g,甘草10g,薏苡仁30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治疗15d后,症状好转,于年9月13日出院。

按:本病当属中医学“狐惑病”范畴,起因多端,病机复杂,可涉及多系统、多脏器。然探本求源,其本在于湿热毒瘀相交结,阻滞经脉,弥漫三焦,充斥上下,多脏器受戕,而成此证。正如《诸病源候论》云:“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脏腑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说明本病与肝脾的关系密切。故一旦脾胃湿毒伏火上扰,则口腔糜烂生疮。内伤七情,情志怫郁,肝气郁结化火则肝之经脉受阻,气机失调,血脉不充,血液凝滞,以致肝热脾湿相互为患,循经上蒸,则见口腔、咽部生疮,甚则目赤如鸠眼;循经下注,则二阴溃烂。湿毒壅于肌肤而见下肢散在紫黑色瘀斑及环形红斑;流注关节经络,则关节肿痛。故方选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清热解毒祛湿,直捣火巢;荆芥、连翘、柴胡、防风、薄荷、桔梗、枳壳发泄怫郁,升散脾胃郁火;当归、生地、白芍、川芎凉血活血养血;甘草解毒而调和诸药;薏苡仁清热蠲痹,除湿通络。陈师认为,于寒凉清解方中加辛温风药不会改变方剂的药性,而偏重发挥其发散郁火的功用。两相配伍,清火药得风药,泻火而无寒凉遏邪之弊;风药合清火药,散邪而无升焰助火之虞。

长按







































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那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m.com/wazz/79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