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莱姆病(Lymedisease)是一种通过蜱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被感染的蜱咬伤而得病。但大多数被蜱咬伤的人并不会得莱姆病,不过一旦接触过蜱后,早期确诊和治疗仍然十分重要。莱姆病在美国很常见,加拿大、欧洲和亚洲也曾出现过。我国最早于年报道在黑龙江省海林县人群中有莱姆病的发生和流行。随后的调查研究证实我同东北林区人群中莱姆病的感染很普遍。目前证实我国有多达28个省(市、自治区)的人群存在莱姆病的感染,东北和内蒙古林区是高发地区。调查显示,林区人群莱姆病的发病率为1%~4%,我国莱姆病的新发病例至少万余例。由于莱姆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早期抗生素治疗很有效,症状通常在治疗后3周内消失。抗生素治疗开始得越早,患者康复得越快、越完全。如不治疗,莱姆病可引起皮肤、关节、神经系统和心脏等多种问题。患者在成功治疗后仍可能再次得病,因此保护自己不被蜱虫叮咬是非常重要的。莱姆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宠物被蜱虫叮咬后也不会把病原体传播给人类,但宠物身上的蜱虫掉落后可能会叮咬人类并导致莱姆病。
病因莱姆病是一种蜱媒传染病。主要是蜱叮咬吸血时经唾液将螺旋体传染给人的。现已查到全沟硬蜱、嗜群血蜱、长角血蜱、二棘血蜱、台湾角血蜱、微小牛蜱、粒形硬蜱、林革蜱、锐附硬蜱等9种蜱携带莱姆病螺旋体,其中,全沟硬蜱、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携带螺旋体的几率最高。已证实我国北方林区全沟硬蜱是主要生物媒介,南方林区的粒形硬蜱和二棘血蜱是重要的生物媒介。发现蜱虫后要尽快消灭它们。有传染性的蜱虫在附着人体皮肤后36小时以内一般不会导致莱姆病。哪些因素会增加患莱姆病的风险?莱姆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被感染莱姆病病原体的蜱叮咬。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等莱姆病流行地区,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蜱虫最为活跃的、一年中温暖的月份在户外活动。通常是五月至十一月期间,高峰是六七月份。在室内外豢养宠物。宠物可将感染后的蜱虫带入室内。尽管狗和猫可能感染莱姆病病原体,但它们并不会将疾病传染给人类。但感染的蜱虫可从动物身上掉落,叮咬并感染人类。家附近有石栏或喂鸟器。石栏常是鼠窝,而老鼠可能会进食喂鸟器上撒的种子。在有老鼠的地方,就会有蜱虫。发现蜱虫后要立即消灭。蜱虫在身体上附着的时间越长,感染莱姆病的风险越高。蜱通常需要附着在人体上至少36小时才可能传播莱姆病。
症状莱姆病的一个表现是在蜱虫叮咬处出现圆形红斑。红斑可以变得非常大。流感样症状也很常见。早期感染莱姆病的患者可能会觉得非常乏力,出现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以及发热。这些症状可以在被咬后3天至一个月内出现。某些患者在莱姆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甚至不记得何时被蜱咬过。若莱姆病不治疗,可能会随时间引起更多严重的症状,包括:关节肿痛(类似关节炎)手、足和背部的刺痛和麻木感无法改善的乏力难以集中精神记忆力下降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莱姆病是如何进展的?莱姆病是因携带细菌的蜱虫叮咬后发病的。当蜱虫叮咬时,细菌通过蜱的唾液腺穿过皮肤进入人体。蜱虫附着到皮肤上并开始吸食的过程需要约24小时;通常而言,蜱必须附着在患者身上36小时以上才可能传播莱姆病病原菌。莱姆病可分为三期。如不治疗,可能从早期较轻的症状进展为晚期较严重且长久的残疾。莱姆病在不同阶段有哪些症状?莱姆病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患者最早可能在被叮咬后数周到数月内发现症状。如果不治疗,可能从较轻的症状进展为较严重的长久残疾症状。第一阶段:患者可出现叮咬部位的红斑(游走性红斑),也可能出现乏力、头痛、颈部僵硬等。某些患者在这个阶段没有症状。第二阶段:症状可能包括记忆障碍,四肢的疼痛和无力。第三阶段:可出现关节的肿胀疼痛(类似关节炎),无法控制面部肌肉活动,手、足和背部的刺痛和麻木感。如果第一阶段未出现症状,患者的首发症状可能出现在第二或第三阶段。哪些情况下应立即就医?出现以下情况时需尽快就医:蜱虫附着在身体上,且无法将其完整地去除。出现环形红斑,并在数天内逐渐扩大,尤其是知道自己最近有蜱虫接触史时。患者还可能出现流感样症状,如乏力、头痛、颈部僵硬、发热、畏寒或肌肉疼痛。极度疲劳,或出现关节疼痛(尤其是关节红肿),心律失常,严重的头痛或颈部疼痛。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可能接触蜱虫后。
诊断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及近期活动,以帮助明确是否曾接触过被感染的蜱。也可以通过血液检测体内是否存在特定抗体,以明确是否为莱姆病。医生如何诊断莱姆病?莱姆病通常诊断较为困难。医生需要通过详细地询问病史和查体以诊断早期莱姆病。医生将询问患者近期是否到过可能接触蜱虫的地区,也将询问患者的症状,并检查是否有莱姆病的体征。最明显的体征是一个逐渐扩大的环形红斑(即游走性红斑)。血液检查可以发现病原菌抗体,从而协助确诊莱姆病。何时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取决于医生是否强烈怀疑患者有莱姆病,以及进行该检查是否会改变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时需要皮肤活检等其他检查来明确诊断。如果可能的话,可将附着在身上的蜱虫放到干燥的罐子中或有拉链的袋子中,并带给医生。有时可以检测蜱虫是否携带有莱姆病病原体。
治疗莱姆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生素,通常在开始药物治疗的3周内可治愈。尽早接受莱姆病治疗至关重要。如不治疗,莱姆病可引起皮肤、关节、神经系统和心脏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被蜱咬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出现。通常抗生素可以缓解症状,但少数病例中这些问题可持续伴随患者终身。莱姆病应如何治疗?莱姆病通过抗生素治疗。医生给患者开具何种抗生素以及抗生素的疗程是由患者的症状和疾病阶段决定的。早期治疗早期抗生素治疗很有效,症状通常在治疗后3周内消失。感染后抗生素治疗开始得越早,患者康复得越快、越完全。若直到出现晚期症状才确诊和治疗,莱姆病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或者可能需要更强化的治疗。晚期治疗如疾病恶化,治疗选择可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或布洛芬。这类药物对晚期莱姆病的关节炎症状通常有效。口服抗生素:可用于慢性莱姆病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痛。但若出现严重关节破坏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康复,抗生素可能无法改善症状。静脉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问题,如刺痛、麻木、脑膜炎等。抗生素联合其他治疗:用于出现严重心脏问题(如心律失常、心包炎)的莱姆病患者,但这种情况极其少见。心脏受累可能会自行缓解,甚至在开始抗生素或其他治疗之前就已缓解。有部分莱姆病患者的面瘫可在不治疗的情况下自行好转。即使成功治疗了莱姆病,仍可能再次患病。因此保护自身不被蜱虫叮咬是非常重要的。哪些药物可以治疗莱姆病?抗生素是莱姆病的主要治疗药物。通常第一个疗程的抗生素几乎可治愈感染。但若症状持续,则需要进一步评估。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剂量,以及采用口服、注射还是静脉给药,是由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患病时间长短决定的。口服抗生素用于早期莱姆病。也是慢性莱姆病性关节炎的首选药。静脉抗生素用于以下情况:晚期莱姆病神经系统受累,出现严重的头痛、颈痛、四肢的无力和麻木,及思维与记忆障碍。脑脊液中发现莱姆病病原体或抗体。口服或静脉抗生素均可治疗晚期莱姆病症状。是否该使用抗生素?治疗儿童和成人的抗生素可能有所不同。使用药物治疗莱姆病需考虑以下因素:出现莱姆病症状,尤其是环形红斑,已知有莱姆病发病地区的蜱虫暴露史。实验室检测显示血液、脑脊液或关节液中有莱姆病病原体抗体。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被蜱虫叮咬。罕见病例中,即使使用抗生素治愈莱姆病感染后,症状仍未消失。以下情况中,症状改善需要更长时间:未治疗的莱姆病引起较严重的组织或神经损害,甚至不可逆。患者可能并没有得莱姆病,或同时患有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疾病。莱姆病可能诱发纤维肌痛或肌痛性脑脊髓炎(慢性疲劳综合征),或患者因慢性疲劳状态而被误诊为莱姆病
日常被蜱虫叮咬后,最重要的是及早确诊莱姆病并治疗。虽然蜱虫叮咬不一定都会导致莱姆病,但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防止疾病进展至更严重的程度,而且早期抗生素治疗可以很快治愈疾病。一旦发现身上有蜱虫,应将其立即拔除,使用细头的镊子,夹住蜱虫最靠近皮肤的部分,即蜱虫的头部,而不是腹部,直立而缓慢地将其拔除,而不要弄弯和折断它。然后用肥皂和温水清洗被咬的皮肤部位,并将死掉的蜱虫扔进垃圾。
预防预防莱姆病的最佳途径是保护自己不被蜱咬。进入丛林或草丛时尽可能盖住所有的皮肤。戴好帽子,穿长袖衬衣,以及可将裤脚塞入袜子的长裤。并且记住:蜱虫更易在浅色衣服上被发现。使用驱虫剂(含有化学成分DEET、IR或Picaridin)以防蜱咬。确认宠物外出时未被蜱咬。人不会从宠物身上感染莱姆病,但宠物可能会携带被感染的蜱虫,蜱虫可自宠物身上掉落而接触人体。外出回来后检查衣物和外出携带的其他物品,消灭见到的所有蜱虫。使用风干机在高热下干燥衣物1小时以杀死所有可能留存的蜱虫。患者在成功治疗后仍可能再次得病,因此保护自己始终不被蜱虫叮咬是非常重要的。莱姆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有活动性莱姆病的患者不应献血。
本词条涉及疾病类描述和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遇医院就医。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