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季已经到来,对人类的考验一如既往地肆意,紫外线、高温、潮湿、昆虫、霉菌、细菌各显神通,张牙舞爪,做为人体第一道防线,我们大皮肤也在厉兵秣马,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坚定地保护内脏的安全。可是,万一不幸中弹,大脑和11路公交车又不愿意出门,怎么办?送大家一道“夏季皮肤病防治秘籍”,在家DIY吧。
一、日晒伤。该病容易发生在户外工作者、海水浴或者海边游玩者,表现为暴露部位的界限清楚的暗红斑或者紫红斑,严重者出现水泡、大泡,刺疼或者刺痒。预防:防晒。治疗:口服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消炎痛抗炎止疼,必要时口服糖皮质激素(譬如泼尼松每早6片),外涂炉甘石洗剂,破溃处需要涂碘伏等防止感染。
二、多形性日光疹。每年春末夏初复发,表现为胸前、双前臂伸侧、后颈部等处日晒数小时到5天后出现各种形态的皮疹,最常见的是小米粒大小的丘疹,其次是丘疹、水泡、结节、水肿性红斑等,每个病人以一种皮损为主。预防:防晒。治疗:急性发作时可以口服羟氯喹、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外涂硼酸氧化锌制剂和防晒霜,发作前一个月可以试用多次紫外线照射“脱敏"治疗。
三、痱子。夏季高温高湿,大量出汗导致角质层浸渍,致使汗管开口堵塞,汗液溢入周围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的米粒大红色丘疹(红痱),有时为白色小水泡(白痱/水晶疹),少见的是脓疱和较深在的厚壁水泡。预防:通风干燥、温度适宜,出汗后及时清洗,干毛巾擦净。治疗:外涂痱子粉,必要时涂糖皮质激素乳膏,如艾洛松。
红痱
白痱(那些发亮的小水泡)
四、股癣、脚癣(”脚气“)、花斑癣(汗斑)。都是真菌感染人体皮肤的角质层导致的,夏季潮湿温暖的环境是真菌生长繁殖的理想季节,所以这些疾病都有夏重冬轻的特点。皮损表现如下图。预防:个人物品专人专用,防止传染,保持环境凉爽,及时清洗(可以经常烫脚,真菌一般在超过45摄氏度的环境极难生存)。治疗:外涂抗真菌药物,如达克宁、克霉唑、必亮、特比萘芬,必要时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
股癣:大腿内侧甚至会阴、臀部的环形红斑,边缘有水疱、丘疹、脱屑
脚癣:足底、趾缝水泡脱屑、有时表现为浸渍糜烂、干燥皲裂
花斑癣:胸背部、颈部圆形红褐色斑片,上有细碎鳞屑,易遗留白斑点
五、毛囊炎、疖肿:毛囊炎可以由细菌或者马拉色菌等引起,是毛囊和毛囊周围的感染;疖肿初起为小的毛囊炎,特殊体质的人容易迅速发展成疖肿。预防:加强清洗,提高体质。治疗:口服抗菌素(马拉色菌感染的话可以口服抗真菌药),外涂百多邦乳膏,疖肿必要时切开引流脓液。
毛囊炎:胸背部多发的毛囊性红色丘疹,部分中央有脓头
疖肿:起初为毛囊炎,迅速增大成红色结节,数日后化脓,疼痛剧烈
六、丘疹性荨麻疹(虫咬皮炎):发生在约7岁之前的儿童,是各种昆虫叮咬导致的一种迟发型过敏反应。表现为暴露部位多见的纺锤形斑块或者丘疹,中央有时有水泡或者皮肤剥脱,严重者发生大泡。预防:注意环境卫生,杀灭臭虫、跳蚤、螨虫等昆虫。治疗:口服抗过敏药如息斯敏,外涂激素软膏如艾洛松乳膏,破溃者外涂消毒药水防止感染。
寒暑更替,日月星移,此乃定势;趋利避害,防患未然,智者之谓也。祝大家皮肤健康身体好,心想事成步步高!
WangZhenhua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