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进棚指导时发现,西红柿斑疹病是近期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且呈上升趋势,对此,提醒菜农朋友认清发病症状,了解发病规律,多措并举防治斑疹病。
西红柿斑疹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尤以叶片及未成熟果实最明显。老旧重茬种植棚室和抗性差的品种发病严重。叶片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具黄色晕圈,严重危害时,病斑连片,甚至引起植株的早衰现象;叶柄和茎染病,症状相似,产生黑色斑点,无晕圈,病斑易连成斑块,严重时茎秆变黑;花蕾染病,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连片时萼片干枯,不能正常开花;青果染病,初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影响成熟果实商品性。
斑疹病可通过浇水、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该病对温度要求不太严格,但喜欢高湿的环境,当温度在25℃以下,湿度达80%以上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对此,建议菜农在管理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合理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入冬后天气转冷,棚室通风时间减少,导致棚内湿度增大,一旦果面有露水很容易受到细菌的侵染,导致果皮受伤,发生斑疹病。因此,建议菜农在保证棚内温度的前提下,尽量勤通风,创造不利于斑疹病的发病条件。
其次,喷洒叶面肥,提高叶片抗性。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保护好叶片,以确保叶片制造足够的营养供应植株生长,菜农可叶面喷施甲壳素、海藻酸、氨基酸类叶面肥,如光合动力、智能甲壳素、快宝等,保护好叶片,提高抗逆性。
第三,及时清除病果及病叶。对于已经出现斑点的果实或叶片,建议及时摘除病果和病叶,并带出棚室销毁,一来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更重要的是减少菌源和传播,降低发病几率。
第四,药剂防治。可选用噻枯唑、噻唑锌、喹啉铜、春雷霉素等药剂;发病严重时可选用以下配方:2.0%丁子·香芹酚25ml+2%春雷霉素25-30ml+50%氯溴异氰尿酸20-30g。
特聘专家尹克忠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