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大蒜头、胡蒜、独蒜、独头蒜、葫。
本品即普遍当菜用的大蒜头(大蒜的鳞茎)。呈扁球形,外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被,内有6-10个蒜瓣,每一蒜瓣外包薄膜,撕烂即发出浓烈的蒜臭气。5月叶枯时采挖,挂通风处,随用随取。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辛,温。
健胃、止痢、止咳、杀菌、驱虫。
用于治疗:百日咳、大叶性肺炎、鸡眼、肺结核、细菌性病疾、腹泻、绕虫病、中暑昏迷不醒、肾功能衰竭少尿、稻田皮炎、铜钱癣汗斑、神经性皮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或外感风寒、头痛鼻塞、伤食或脾胃虚寒所致听逆、疔疮、萎缩性鼻炎、小儿龟头炎、蜈蚣咬伤、久咳。
特别提醒:以下附方抄自“古籍良方”用药方者要按医嘱用药。
附方1:百日咳。
方药:大蒜60克,白糖80克。
用法:将大蒜剥皮,切碎、加冷开水毫升,浸泡10小时,过滤取液,加入白糖。5岁以上者每次服15毫升,5岁以下者服8毫升,每日5-6次。
附方2:大叶性肺炎。
方药:大蒜头9克,白糖10克。
用法:将大蒜头去皮,捣烂如泥,加入白糖,沸水冲泡、1日内分3次服完,连服3-5天。
附方3:细菌性痢疾、腹泻。
方药:大蒜头30克,萝卜60克
用法:将大蒜头剥去皮,捣烂;另将萝卜煎水去清,乘热冲大蒜泥,分2-3次服,每日1剂,直到痊愈为止。
附方4:蛲虫病。
方药:大蒜头20克。
用法:去皮,捣烂,加植物油适量调匀临睡前涂肛门周围。
附方5:鸡眼。
方药:大蒜头1个(连皮),大葱1根(去叶)。
用法:共捣极烂,外敷患处,5天后揭去,局部变黑,让其自行脱落。
附方6:中暑昏迷不醒。
方药:大蒜头4-6瓣。
用法:捣烂,取汁滴鼻,促使苏醒。醒后即停用。
附方7: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方药:大蒜头90克。
用法:进餐时吃生大蒜10克,每日3次流行期间连吃3天。饭后用2%食盐水漱口。
附方8:肺结核。
方药:大蒜头(紫皮者佳)50克。
用法:将大蒜头去皮,捣烂,装入玻璃瓶内,用口吸大蒜挥发气,每日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1-2小时。
附方9:肾功能衰竭少尿。
方药:大蒜克,芒硝(中药)60克。
用法:共捣成浆糊状,外敷两侧肾区(局部用油纱布保护,以防灼伤起泡),每日敷2-4小时,连用3天。
附方10:稻田皮炎。
方药:大蒜头60克,雄黄20克。
用法:将人蒜头皮捣烂成糊状,加温开水毫升稀释,搅匀外搽
附方11:铜钱癣、汗斑
方药:大蒜!
用法:切开两半,搓擦患处,每次5分钟,一天数次
附方12:神经性皮炎。
方药:大蒜秆、烟杆、马鞭草各30克。
用法:煎水洗患处,每日1~2次。
附方13:预防流行性感冒。
方药:大蒜头1个。
用法:去皮,捣烂取汁,加冷开水10倍,滴鼻,1日3~5次。
附方14:流行性感冒,或外感风寒,头痛鼻塞。
方药:大蒜头1个,米醋适量。
用法:将大蒜捣碎,加水煮沸,再加入米醋,装入小茶壶中,加盖,使热气从壶嘴出。对准壶嘴熏口、鼻。
附方15:伤食或脾胃虚寒所致逆。
方药:大蒜头3个,红茶5克。
用法:将大蒜剥去皮,捣烂,与茶叶同放入茶壶中,沸水冲泡,少量频频饮之。
附方16:疗疮。
方药:独头蒜1个,胡椒20粒,葱白3根。
用法:共捣烂.敷于患处,外以膏药盖贴。
附方17:萎缩性鼻炎。
方药:大蒜头适量。
用法:将大蒜剥去皮,捣烂、加开水调匀,过滤.制成40%大蒜液,瓶装。每日取大蒜液涂鼻腔3~4次。
附方18:小儿龟头炎。
方药:生大蒜头1枚。
用法:将大蒜置柴火上烧熟(勿烧焦),捣烂敷患处。
附方19:蜈蚣咬伤。
方药:大蒜头1瓣。
用法:切开蒜头,擦伤处,每次10分钟,每小时擦1次。
附方20:久咳(痰白者)。
方药:剥皮大蒜头克。
用法:将大蒜捣烂取汁,加白糖调匀,每次服1汤匙,每日3次。
开心农场:向企业、单位、团队、个人订制各种白酒、果酒、客家米酒商务接待、私藏、馈赠等用酒,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