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形红斑治疗专科医院 >> 环形红斑饮食 >> 相似病害区分番茄细菌性斑疹与番茄斑枯

相似病害区分番茄细菌性斑疹与番茄斑枯

 

在农业生产上,我们经常会遇到极为相似的病害,但由于致病病原不同,必须采取不同的药剂和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病害以降低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对症状相似的不同的病害有一定的区分能力,这样才能在生产上选择适合的药剂,不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地进行有效防治。

区别图鉴识别类文章,本文以文字描述为主,在介绍时尽量凸显两类病害的识别要点: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图1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图2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又称细菌性微斑病,病原物为丁香假单孢菌番茄叶斑病致病型。病菌在种子上、病残体上及土壤里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以及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传播,并具有多次再侵染。潮湿、冷凉以及低温多雨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喷灌的田间病害发生较重,种子带菌是幼苗发病的主要原因。

症状表现以及识别要点:

该病为细菌性病害,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发病,以叶缘和未成熟的果实发病较重。

叶片发病出现褐色和黑色斑点,稍隆起,外部有黄色晕圈。

茎部发病出现黑色斑点。幼果发病发病,果面隆起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斑点周围的组织仍保持绿色。

田间识别这一类的细菌病害,可取叶片对着在太阳光观察病斑及周围部分,看是否呈现油腻状透明,轻轻撕开病斑及周围部分,观察是否有半黏稠菌脓流出。

番茄斑枯病:

图3番茄斑枯病

图4番茄斑枯病

番茄斑枯病又称番茄白星病,是番茄常见叶部病害。此病在番茄各生育期都有发生,是真菌性病害。病原物为无性菌类番茄壳针孢菌。病菌在病残体、种子上或者田间茄科杂草上越冬,借风雨以及农事操作传播,并具再侵染。光照不足、温和潮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过度密植、通风透光差的地块发生严重。

症状表现以及识别要点:

该病可危害叶柄、茎、花萼、果实等部位。叶片染病,先从植株下部老叶开始发病,初期背出现水渍状小圆斑,后叶两面都出现圆形和近圆形病斑。

该病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色,略凹陷,病部表面散生稀疏、隆起的小黑点(后期可见明显病征,这是区别于细菌性病害的主要判断依据)。发病严重时,叶片布满褐色或黑色病斑、逐渐枯黄、脱落,并形成穿孔(前者细菌病害往往不形成穿孔)。在该病害侵染前期出现症状时,可通过病斑是否有菌脓溢出确定是真菌还是细菌病害。必要时一定要进行镜检或者分离培养确定病原物,以期在发病初期确定病原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这里主要说明两种病害的药剂选择,但有效防治各种病害必须配合合理的耕作栽培措施,可参考之前的文章,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发病初期施药,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72%新植霉素,可杀得水剂,络氨铜水剂,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等细菌药剂,一般每7-10天防治一次,防治1-2次。

番茄斑枯病:

发病初期施药,可选用多菌灵、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甲霜锰锌、福美锌、叶霉净、络氨铜水剂等真菌药剂,每7-10天防治一次,防治2-3次。

来源“农医生资讯”,作者:东北农业大学植保系韩文昊









































北京看白癜风一般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m.com/wacs/64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