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斑疹
一般来说,皮肤之发斑,形态大小不一,不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
皮肤之出诊,高出皮面,压之褪色。斑与疹多见于儿科外感时行疾病,如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水痘等;也见于杂病,如紫癜等。
斑色鲜红,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多为热毒炽盛,病在营血;斑色紫暗,面色苍白,脉细肢冷,为气不摄血,血溢脉外。
皮疹细小,呈浅红色,身热不扬,多见于风疹;疹细小状如麻粒,潮热3-4天出疹,口腔颊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者,为麻疹;肤红如锦,密布疹点,身热,舌绛红如杨梅,常见于猩红热;斑丘疹大小不一,如云出没,瘙痒难忍,常见于荨麻疹。疱疹、丘疹结痂并见,疱疹内有水液,色清,常见于水痘。
察二便
新生儿出生后3-4日内排除胎粪,呈粘稠糊状,褐色,无臭气,每日2-3次,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卵黄色,质稠,不成形,稍有酸臭气,每日3日左右。奶粉为主喂养的婴儿大便呈淡黄色,质较干硬,有臭气,每日1-2次。当小儿饮食过渡到与成人相近时,大便也与成人相似。
大便燥结,为内有实热或阴虚内热;大便稀薄,夹有白色凝块,为内伤乳食;大便稀薄,色黄秽臭,为大肠湿热;下利清谷,洞泄不止,为脾肾阳虚;大便赤白黏冻,为湿热内蕴,常见于痢疾;婴幼儿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哭闹,常为肠套叠;大便色泽灰白不黄,多为胆道阻滞所致。
小便量多清澈,为寒;小便量少色黄,为热;尿色深黄,为湿热内蕴;若尿色,多为湿热黄疸。尿色红如洗肉水,为尿血,淡红色为气不摄血,鲜红色为血热妄行,红褐色为瘀热内结,暗红色为阴虚内热。
如何快速找穴位?点→_→这里
如何系统学儿推?点→_→这里
如何快速找医生?点→_→这里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