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身体吃出来
白果的食疗与偏方
白果:别名白果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烘干。性味:甘、苦、涩,平;有毒。
归经:肺经、肾经。功能主治: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用法用量:4.5~9g。注意生食有毒。
白果种子含少量氰甙、赤霉素和动力精样物质。内胚乳中还分离出两种核糖核酸酶。白果含蛋白质6.4、脂肪2.4、碳水化物36%,钙10毫克、磷毫克、铁1毫克%,胡萝卜素微克、核黄素50微克%以及多种氨基酸。外种皮含有毒成分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酚和白果醇。白果含有对高血压以及高血脂、冠心病有很好预防作用的苦内酯和黄酮苷。
白果具有抗菌作用、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止带浊,缩小便、抗衰老及其他作用。研究发现白果具有保护肝脏以及防止因过敏而导致的支气管收缩的作用。白果酸体外试验,对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白果提取物对感染人型结核杆菌的豚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白果的水浸液在体外对堇色毛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星形奴犬氏菌等7种皮肤真菌表现为抑菌作用。临床上用白果的复方制剂,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白果果肉的抗菌力较果皮强。
(1)大疮不出头者:白果肉同糯米蒸合蜜丸:与核桃捣烂为膏服之,治噎食反胃,白浊、冷淋。《滇南本草》
(2)头风眼疼、无名肿毒:白果肉捣烂敷太阳穴,止头风眼疼,又敷无名肿毒。《滇南本草》
(3)小便频数:煨熟食之,止小便频数。《品汇精要》
(4)肺结核:菜油浸一年以上,用于肺结核。《现代实用中药》
(5)治鼩喘:白果二十一枚(去壳砸碎,炒黄色),麻黄三钱,苏子二钱,甘草一钱,款冬花三钱,杏仁一钱五分(去皮尖),桑皮三钱(蜜炙),黄芩一钱五分(微炒),法制半夏三钱(如无,用甘草汤泡七次,去脐用)。上用水三钟,煎二钟,作二服,每服一钟,不拘时。(《摄生众妙方》定喘汤)
(6)治梦遗:银杏三粒。酒煮食,连食四至五日。(《湖南药物志》)
(7)治赤白带下,下元虚惫: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为末,用乌骨鸡一只,去肠盛药煮烂,空心食之。(《濒湖集简方》)
(8)治小儿腹泻:白果二个,鸡蛋一个。将白果去皮研末,鸡蛋打破一孔,装入白果末,烧熟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9)治诸般肠风脏毒:生银杏四十九个。去壳膜,烂研,入百药煎末,丸如弹子大。每服三丸,空心细嚼米饮下。(《证治要诀》)
(10)治牙齿虫露:生银杏,每食后嚼一个,良。(《永类钤方》)
(11)治鼻面酒皶:银杏、酒酻糟。同嚼烂,夜涂旦洗。(《医林集要》)
(12)治头面癣疮:生白果仁切断,频擦取效。(《秘传经验方》)
(13)治下部疳疮:生白果,杵,涂之。(《济急仙方》)
(14)治乳痈溃烂:银杏半斤。以四两研酒服之,以四两研敷之。(《救急易方》)
肺结核:将半青带黄的银杏(选取外表丝毫无损的大颗粒)摘下,不用水洗,亦不去柄,随即浸入生菜油内,浸满天后即可使用。每日早、中、晚各服1粒(小儿酌减),饭前服,视病情连服1~3个月。
(15)哮喘痰嗽:白果一个,麻黄二钱,炙草二钱,水煎卧时服。
(16)小便数:十四个,七生七煨,食之。
(17)白浊:白果仁十个,擂水服,日一次。
(18)肠风下血:煨熟食之。
(19)手足皴裂:嚼烂。每夜敷之。
(20)癣疮:切断频搽之。
(21)下疳疮:杵涂之。
(22)阴毛生虱:嚼敷之。
(23)狗咬成疮:嚼敷之。又嚼烂杏仁涂之。又洗净热牛粪封之,痛止。又瓦屋上刮下青苔敷之。
(24)青春痘:白果适量,每晚临睡前用温水将患部洗净。取白果仁,用刀切成平面,频搓患部,边搓边消去用过部分,每次1~2粒种仁,一般用药7~14次。消除青春痘。
(25)补肾固气养血:白果汤处方:砂仁5克,五味子5克,五倍子5克,益智仁5克,杜仲10克,熟地10克,续断10克,覆盆子10克,远志10克,党参10克,桑螵蛸10克,阿胶10克,山萸肉12克,白果12枚,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补肾固气养血。主肾气虚弱,固摄无权。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施今墨方》
(25)哮喘痰盛:白果汤处方:半夏3钱,麻黄3钱,款冬花3钱,桑皮3钱,甘草3钱,白果21个,黄芩1钱5分,杏仁1钱5分,苏子2钱,御米壳1钱。功能主治:哮喘痰盛。水煎,分2服。《证治汇补》
(26)豁痰下气:白果定喘汤处方:生白果21个(杵),姜半夏3钱,生桑皮3钱,款冬花3钱,光杏仁3钱,苏子2钱,橘红1钱半,片芩1钱半,麻黄1钱,生甘草5分。功能主治:豁痰下气。主痰喘。寒痰遏热,壅塞气管,咳逆气粗,咯痰稠粘,甚则目突如脱,喉间辘辘有声者。《重订通俗伤寒论》
白果叶:即银杏的叶。性味:苦甘涩平。有杀虫功效,可防治虫害。功能主治:益心敛肺,化湿止泻。治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痰喘咳嗽,泻痢,白带。据报道,本品又可用于高血压及冠心病。
(1)定喘汤:白果叶、麻黄、苏子、款冬花、半夏、桑白皮、杏仁、黄芩、甘草。治咳嗽哮喘。《摄生众妙方》
(2)雀斑:采白果叶捣烂,搽雀斑甚妙。
(3)牛皮、铜钱癣:采白果树皮烧灰,调油搽牛皮、铜钱癣,最效。
(4)止泻痢:为末和面作饼,煨熟食之,止泻痢。《品汇精要》
(5)痰喘咳嗽,白带白浊: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治痰喘咳嗽,白带白浊。《中药志》
(6)象皮腿:内服,煎汤,1.5~3钱;或研末。治象皮腿。《中草药手册》
(1)白果茶:白果5g、花茶3g。用ml水煎煮白果至水沸后,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敛肺气,止咳喘,缩小便,利带浊;抗菌,抗结核。用于哮喘痰嗽;白带;遗精;淋病;遗尿。《传统药茶方》
(2)白果冬瓜子饮:白果10个,冬瓜子30克,莲子肉15克,胡椒1.5克,白糖适量。将白果等四物用水煮熬后去渣,加入白糖调匀,一日可饮二三次,每次一小杯。效用:通淋利浊。适宜于因气化不利、温蕴化热而引起的尿带白浊、尿频急数、余沥不净等症。
(3)白果梨柿膏:白果汁克,淮药汁克,秋梨汁克,霜柿饼克,鲜藕汁克,生核桃仁克,甘蔗汁克,蜂蜜克。先将需取汁的各药取足量汁水,再将柿霜饼捣如膏,生核桃仁捣如泥。将蜂蜜溶化稀释,与柿饼膏、核桃泥、山药汁一起搅匀,微微加热,融合后,离火稍凉,趁温(勿过热),将其余四汁加入,用力搅匀,用瓷罐收贮。每日3~4次,每次2茶匙。作用:清虚热,止咳止血。适用于肺结核低热、咳喘、咯血、音哑、口渴咽干等症。
(4)白果夏茶:白果5g、半夏3g、苏子3g、桑白皮2g、杏仁2g、花茶5g。用ml水煎煮白果、半夏、苏子、桑白皮、杏仁至水沸后,冲泡花茶饮用。功能:宣肺祛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喘息不止;久喘肺虚。《摄生众妙方》
(5)白果粉:白果(银杏)30克,有呕吐者加干姜6克,共研细末后分4份,每日早晚各服1份,温开水送服。白果治老年眩晕,一般服4-8次即可见效。
(6)白果枸杞汤:取12枚白果、15克枸杞子,加水,用文火煮20分钟,临睡前服下,降压效果好。
(7)白果莲子山药汤:新鲜山药克、白果10颗、红枣15颗、枸杞子20颗、干莲子10颗、冰糖10克。上述除枸杞最后加,其余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小火煲20分钟,加入枸杞再煮10分钟即可。适用于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8)白果浆:取生白果仁10枚。擂水饮,每日1服。主治白浊。《本草纲目》
(9)白果蒸鸡蛋:取鲜鸡蛋1个、白果2枚。将鸡蛋的一端开孔,白果去壳,纳入鸡蛋内,用纸粘封小孔,口朝上放碟中,隔水蒸熟即成。功能主治:敛肺气,止带浊。适用于妇女白带过多。用法:每日1次。《民间方》
(10)腐竹白果粥:白果12克、腐竹50克、粳米克。功能主治:养胃,清肺热,固肾气。适用于脾虚带下。《饮食疗法》
(1)白果含白果酸和氰苷等有毒成份,生食或炒食过量可致中毒,小儿误服中毒尤为常见。故不可多食。
(2)《日用本草》:"多食壅气动风。小儿多食昏霍,发惊引疳。同鳗鲡鱼食患软风。"
(3)《纲目》:"多食令人胪胀。"
(4)《延寿经》云∶“白果食满一千则死。昔有凶年,饥者以白果同饭食饱,次日则死。”
(5)有实邪者忌服。
推荐阅读更多获益
念佛诵经福慧双增
1、《大悲咒》《十小咒》《心经》
2、《佛说阿弥陀经》
3、《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4.《阿弥陀佛》四字佛号念佛消灾,念佛有福
5、地藏菩萨本愿经(上)-妙印法师读诵
6、地藏菩萨本愿经(下)-妙印法师读诵
7、《梵网经菩萨戒本》(在家版)读诵8.八十八佛大忏悔文9、《药上菩萨咒》、《药王菩萨咒》妙印法师读诵
10、《回向偈》
11、六字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康健念佛清净
12、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寻声救苦转祸为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