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基本损害为具有特征性银白色鳞屑的丘疹或斑丘疹,病程慢性,易于复发。
中医称之为“白疪”,清《医宗金鉴》说“白疪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有风邪客肌肤,亦由血燥难荣外。”描述了白疪就临床特征。
银屑病病理生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基底层角朊细胞进入增生池的较正常明显增多,且细胞增殖加速,丝状分裂周期从正常的小时缩短至37.5小时,表皮通过时间也从28-56天缩短至3-4天。由于角朊细胞过快的通过表皮,使他来不及完全成熟,在组织学上出现角化不全,颗粒层消失,临床上表现为成层的银白色鳞屑。为什么角朊细胞的增殖加快,是什么导致银屑病的发病,对此一直进行着广泛深入的研究。已提出许多假说。发现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均与本病发生有关,认为是一种多基因控制的疾病。同时也受环境、创伤、外伤及手术及饮食、药物等,有时亦可与银屑病的加重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
中医认为营血亏损,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初起多挟有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肌肤,以致营卫失和,气血不畅,阻于肌表而生;也有兼因湿热蕴积,外不能宣泄,内不能利导,阻于肌表而发;病久风寒、风热、湿热之邪已化,而气血耗伤,则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更为显露;或营血不足,气血循行受阻,以致瘀阻肌表而成;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致使营卫亏损;少数可因调治不当,兼感毒邪,风寒化热,湿邪化燥,以致燥热成毒,热毒流窜,入于营血,内侵脏腑,造成气血两燔的症候。
银屑病可见于各个年龄,初发年龄以15—45岁居多,男女发病无大差异。临床可分为2型,即寻常型和特殊型.特殊型又包括脓包型,关节病型与红皮病型。
1)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多见。基本损害为表面有银白色鳞屑的丘疹或斑丘疹。轻轻搔刮,可出现成层鳞屑,犹如轻刮滴在桌面上的蜡滴,故呈称蜡滴现象;刮去鳞屑后可见半透明薄膜,此为薄膜现象;再刮去此膜则出现小的出血点,称为点状出血现象,即Auspitz征,是为刮破真皮乳头顶部的小血管所致。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为银屑病的特征所见。
皮疹可发生在全身各处,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尤肘膝伸侧及腰骶部。常对称分布,皮疹呈多种形态,如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等。因病变部位不同可有不同表现,如头皮部的皮疹呈暗红色,覆有灰白色较厚的鳞屑,把头发簇集成束状,但不脱发;在甲板上的损害呈点状凹陷,状似顶针箍,或凹凸不平,变黄增厚,甲床与甲板分离,其游离缘可翘起或破碎;在面部的皮疹可呈小片红斑;在口腔粘膜上的损害呈灰白色环形斑片;在龟头上呈光滑干燥性红斑,上有细薄的白色鳞屑;在小腿前侧多年反复发作的皮损可有浸润、肥厚、伴有苔藓样变;在腋窝、腹股沟、女性乳房下等屈折处,可有浸润、皲裂。
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可分为3期。①进行期:不断有新皮疹出现,扩大,颜色鲜红,鳞屑增多,摩擦、外伤、针刺处均可引起皮疹发生。②静止期:病情稳定。③消退期,皮损缩小,逐渐消失,也有从中心开始消退的,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
一般冬季较重,夏季减轻,尤其是外露部位的皮损,到了夏季可自然消退。
2)特殊型
(1)关节型:常具有典型的皮损,伴有关节疼痛,大小关节均可累及。轻者只侵犯指(趾)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可恢复正常或致畸形;有的累及多个关节,如指(趾)关节、掌指或跖趾关节,甚至肘、膝、脊柱等大关节,有红、肿、热、痛,可导致骨质破坏,少数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本型常与脓疱型并存,脓疱和指(趾)甲的损害常和关节症状相平行,同时加重,同时减轻。
(2)红皮病型:常因不适当的治疗或外用药物的刺激而引起,亦可由进行期发展而来,表现为弥漫性皮肤潮红、紫红、甚至肿胀浸润,大量脱屑,仅有少数片状正常皮肤,犹如分布在海洋中的岛屿。伴有掌跖角化,指(趾)甲增厚,或发热,常迁延数月或更长时间。
(3)脓疱型:以发于掌跖部者为多,皮疹为红斑上有针头到粟粒大小的脓疱,10—14天消退后,再发新脓疱,重者泛发全身,伴有发热、关节疼痛等。
以上三型常分为并发生或相互转化。
3)临床辨证可分为
(1)血热型:皮损不断增多,颜色焮红,筛状出血点明显,鳞屑增多,瘙痒,或夏季加重,伴有怕热,大便干结,小溲黄赤,苔薄黄,舌质红,脉滑数等症状。
(2)湿热蕴积证:多发生在腋窝、腹股沟等屈侧部位,红斑糜烂,浸渍流滋,瘙痒,或掌跖部有脓疱,多阴雨天加重;伴有胸闷、纳呆,神疲乏力,下肢沉重,或带下色黄,苔薄黄腻,脉濡滑等症状,
(3)血虚风燥证:病情稳定,皮损不扩大,或有少数新发皮疹,但皮肤干燥,小腿前侧肥厚或有苔藓样变。在关节伸侧可有皲裂、疼痛,可伴有头晕眼花,面色晄白,苔薄舌淡,脉细濡等症状。
(4)火毒炽盛证:全身皮肤发红,或程暗红色,甚则稍有肿胀,鳞屑不多,皮肤灼热,或密布散在小脓疱,往往壮热口渴,便干溲赤,苔薄舌质红绛,脉滑数等症状。
西医治疗尚无特效疗法。现有各种疗法只能起到近期疗效,不能防止复发。①寻常型银屑病是一个良性的皮肤病变,即便全身泛发,以不应用可能导致严重毒副作用的药物,如类固醇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治疗。②对处于进行期的银屑病患者,外用药物应温和,采用具有安抚性质的外用药,而不能使用具有刺激作用的外用治疗。③对局限性银屑病损害,应以局部治疗为主。④治疗方案的制定应根据患者银屑病类型及不同病期,因人因时而宜,不能千篇一律。
(一)一般治疗解除思想顾虑,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二)外用药物治疗,常用的有:
1.角质促成剂寻常型银屑病可用焦油制剂如5%—10%黑豆馏油、糠馏油、松馏油、煤焦油软膏等,5%—10%水杨酸软膏,5%—10%白降汞软膏,0.1%—0.5%蒽林软膏等,从低浓度开始应用。
2.皮质类固醇激素适用于面积较小及位于皱襞部位的损害,对小片,顽固慢性的皮损可采用硬膏或封包疗法,但长期应用可产生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毛囊炎等副作用。大面积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可经皮吸收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应予注意。
3.钙泊三醇软膏
(三)全身疗法
1.免疫抑制剂对皮损泛发顽固,外用药物疗效欠佳的寻常型银屑病、泛发型脓疱型银屑病及关节型银屑病患者可考虑应用,常用的如甲胺喋呤,雷公藤多甙。由于本类药物可引起造血系统及肝功能障碍,须严格掌握及剂量用法,并须于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定期作有关各项化验检查。本疗法孕妇禁用,处于生育年龄者在服药期间应避孕。
2.维A酸可用芳香维A酸类的依曲替酯,寻常型0.5—1mg/(kg.d);脓疱型0.75—2mg/(kg.d),病情控制后每1—3周减一次量。本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主要是致畸作用,于生育年龄者在服药期间及停药半年内应避孕。
3.抗生素常用者有青霉素。适用于急性点滴性银屑病患者伴扁桃体炎或咽峡炎者。
4.皮质类固醇激素系统内用有明显的疗效,但停药后皮疹大多迅速复发,而且治疗往往更为困难,骤然停药还可诱发脓疱型银屑病的发生。
5.免疫调节剂:左旋咪唑50mg,3次/d。亦可使用转移因子和胸腺因子D等。
(四)物理疗法常用的有浴疗、光疗及光化学疗法。
中医治疗
(一)内治
(1)辨证施治:
①血热型:宜凉血清热为主,用犀角地黄汤或凉血地黄汤加减。
②湿热蕴积证:以清热利湿、和营通络,用萆薢渗湿汤加减。
③血虚风燥证:宜养血祛风润燥,用四物汤合消风散加减
④火毒炽盛证:用凉血清热解毒,用清营汤加减。
(二)外治寻常型可选用下列药物
①牛皮癣膏药外贴
②二号癣药水或疯油膏或10%硫磺膏或雄黄膏,外涂患处,每日3次。
(三)针灸:①穴位埋线疗法
主穴:大椎、肺俞、灵台、神道、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曲池。
③穴位自血疗法(上述穴位)
专科特色:根据患者发病的不同病因,不同类型,不同病期,辨证论治,因人因机论治,采用中、西医、埋线疗法,内服、外用相结合,综合疗法来治疗银屑病。较其他单一疗法效果确切,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受到患者及同行的认可及肯定。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