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网膜动脉阻塞
动脉阻塞最常见的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预后不良,及时高压氧治疗加血管扩张药可能会产生复明希望。
动脉粥样硬化、痉挛,夹层动脉瘤,血栓形成或栓塞。
1.视网膜中央动脉主干阻塞:
①视力即刻或几分钟内无痛性完全失明。部分患者有一过性黑矇。
②外眼正常,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
③眼底检查:视网膜混浊、后极部水肿,偶有出血,血管变细,黄斑中心凹呈樱桃红斑。
2.视网膜动脉分支阻塞:有不同程度视力下降,视网膜受累区呈灰白色、水肿、混浊,阻塞点在血管大的分叉处。
视网膜完全缺血90分钟后可出现不可逆损害。按急症发病48小时内处理:
1.降低眼压:压迫眼球,前房穿刺,口服乙酰唑胺。
2.血管扩张剂: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3.皮下或肌注乙酰胆硷0.1~0.2g。
4.应用纤溶制剂、血小板抑制剂及活血化瘀中药。
纠正视网膜缺氧;改善微循环;解除栓塞。应在发病后4~6小时以内开始。
一般预后不佳,若在4小时内解除阻塞,可保留部分视力,若阻塞时间超过4小时,恢复者罕见。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
较常见,中央静脉或分支均可受累。完全阻塞者,预后差。
血管壁、血液流变性、血流动力学改变。
1.多发生于单眼,视力减退。
2.眼底检查:视乳头、视网膜水肿,静脉曲张、脉细。后极部网膜有大量放射状火焰状出血。
3.仅一个分支阻塞,则发生相应区网膜缺血、水肿及棉绒斑。
1.全身病因治疗。
2.应用右旋糖酐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3.抗凝治疗:如肝素、双香豆素。
4.尿激酶(溶血栓药)及皮质类固醇应用。
5.激光。
提高氧分压、加速血栓溶解、抑制血管增殖因子增生及新生血管生成。高压氧治疗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重要手段,治疗越早越好。
若反复出血,可继发青光眼,最后失明。
三、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多见于20~40岁男性,双眼反复发生,视网膜及玻璃体出血。
原因不明,一般认为系结核引起视网膜局部过敏反应。
1.早期病变发生在周边部网膜小静脉,出血少,无症状。出血量多时流入玻璃体,有眼前黑影,视力下降。
2.眼底:玻璃体混浊,周边网膜静脉旁有白鞘、出血。晚期因有广泛血管闭塞,网膜大面积缺血,新生血管形成,增殖性网脱。
1.病因治疗:抗痨及用抗生素。
2.肾上腺皮质激素。
3.新鲜出血者,用止血药物。玻璃体切割(半年后)。
4.周边病灶可用激光光凝,以封闭病灶。
提高氧分压,氧含量增加及抑制血管增殖因子。
四、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简称“中浆病”。发病年龄25~50岁,发病率男>女,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反复复发可致视力不可逆损害。
多数认为与脉络膜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关。
1.视物模糊,视物变形、变小。
2.眼底:黄斑区水肿、盘状浆液性视网膜浅脱离,有反射光圈,中心凹反光消失。
1.无特殊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禁用。多数病例3~6个月可自愈。
2.激光治疗最安全、有效。
改善缺氧、消除水肿所引起的继发性损害。
五、视网膜和视神经挫伤
外力作用所致,同时眼内多种结构受力发生动脉痉挛、组织缺血水肿等。早期治疗疗效较好。
1.视网膜挫伤轻者也称视网膜震荡,网膜水肿呈灰白色混浊,无出血,视力不同程度下降。3~4周水肿吸收,视力恢复。重者网膜水肿程度及范围较大,眼底出血,视力明显减退,1~2周水肿吸收后见色素脱失与增殖,视力不能恢复。
2.视神经挫伤外力致视神经水肿、缺氧,视力不同程度下降,有的低于0.05。受损部位在球后,眼底正常,后期可出现视乳头苍白、萎缩。
皮质类固醇激素、脱水剂,维生素、活血化瘀制剂。
①纠正视网膜或视神经缺氧状态,阻止进一步病理变化;②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水肿渗出;③增强吞噬细胞功能,增加纤溶酶活力,促进栓子、出血及渗出物吸收。
六、视神经炎
是指视神经任何部位炎性病变总称,据发病部位分为球内和球后两种,前者指视乳头炎,后者系球后视神经炎。大多为单侧性。高压氧治疗对视神经炎有明显疗效。
脱髓鞘疾病、感染、中毒、脑膜、鼻窦及眼的炎症、其它(维生素B缺乏、哺乳期)。
1.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见于青少年,视力急剧下降,眼球运动有牵拉痛,瞳孔散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视野缩小。
2.眼底:视乳头炎者视乳头充血、水肿,有小出血点。球后视神经炎眼底基本正常。
病因治疗、血管扩张剂及B族维生素、护神经药、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改善视网膜和视神经缺氧状态,利于炎症和水肿消退;抑制细菌繁殖。
七、视神经萎缩
是严重的视网膜和视神经各种疾病的最终结局。
1.原发性颅内占位病变、视神经管骨折、球后视神经炎。
2.继发性长期视乳头水肿或严重视乳头炎,青光眼。
1.视力、视野、色觉障碍。
2.眼底:乳头色淡,边界清楚,网膜动脉变细。
1.病因治疗药物或手术。
2.支持疗法血管扩张药,神经营养药,皮质类固醇。
改善神经系统的有氧代谢,改善眼内微循环,为视网膜与视神经提供充足氧,促进视神经病变的逆转与视功能恢复。
八、视乳头水肿
为视乳头非炎症性的阻塞性水肿,无视力障碍。
1.颅内肿瘤、外伤、炎症等引起颅内压增高。
2.其它恶性高血压、肺心病、眼眶占位性病变。
1.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一般无影响。
2.眼底乳头充血,色红,边界模糊,呈菌形隆起。视网膜静脉曲张,乳头表面或附近网膜出血、渗出。
病因治疗脱水剂治疗。
有缩血管效应,可迅速降低颅内压与眼压,促进网膜静脉回流,改善网膜血液循环,清除视乳头瘀血、水肿。
九、缺血性视乳头病变
是营养视神经的小血管阻塞、缺血发生循环障碍。
1.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颈动脉栓塞、失血性休克。
2.眼部疾病视网膜中央动脉或睫状后动脉梗塞、青光眼均可造成视乳头供血不足而发病。
1.中年以上,突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眼底乳头水肿,边界不清,局限性色淡,表面出血、渗出。
3.视野多见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大片视野缺损。
大剂量激素、血管扩张剂、护神经药,降低血压、改善灌注压。
改善视乳头供氧,改善微循环,减少乳头周围毛细血管渗出,消除视乳头瘀血、水肿,促进视功能恢复。
十、皮质盲
是大脑枕叶纹状区、视觉中枢严重损害引起的视功能障碍。特点是视神经、网膜正常,中枢性失明。
急性脑缺氧、脑外伤、脑炎、中毒性脑病(酒精、CO中毒)、脑血管疾病(梗死与出血)。
突然发病,眼底及眼外均正常,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有异常。
1.病因治疗。
2.药物激素、抗生素、血管扩张剂、脱水剂、护神经药。
①提高血液和脑脊液氧分压,改善脑缺氧;②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③有助于侧支循环重建;④血管内气栓溶解;⑤对视中枢的直接效应:提高神经兴奋性和传导性,恢复正常脑电活动。
十一、视网膜色素变性
是一种先天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眼病。
1.从小开始有夜盲。
2.随年龄增长、视野范围逐渐缩小,晚期呈管状视野,使患者行动缓慢。有时虽有1.2视力,但走路时双目盲视。
血管扩张剂、组织疗法、高压氧。
诚请长按并识别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那个白癜风治疗专家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