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环形红斑治疗专科医院 >> 环形红斑病因 >> 风湿关节炎中医七法治

风湿关节炎中医七法治

 

风湿七法

风湿性关节炎中医临床治疗

小编上周发的两则风湿和寒湿性关节炎的医案不知对大家是否有帮助?今天就把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做个小总结。但总结不是结束,以后我们还会陆续发布治疗关节炎的各种医案。

概述

风湿病,是一种重复爆发的急、慢性胶原构造炎症,以心脏及关节受累最为明显、本病相当于古方中医的痹证、“阳气少、阴气多”是风湿病产生的内因;风、寒、湿三邪的入侵是风湿病产生和成长的外因。该病可致肢体、关节、肌肉、经络等处产生疼痛、辛酸、重着、麻痹等。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其临床表现为:病变多累及大关节,有红、睡、热、痛等表现,并呈游走性,有不规则的低热。实验室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血沉多增快。多伴有环形红斑、皮下结节,或风湿性心脏病。

本病的针灸治疗,在五十年代初就有大量报道,并且是五、六十年代的主要适应症之一[1]。除了针灸外,尚应用穴位注射、电针、蜂针、拔罐等法,进行了一定样本的临床观察。八十年代以来,在前述基础上,在穴位剌激方法上作进一步开拓,如开展了中药离子穴位透入、穴位磁疗法等。在疗效观察上则更趋科学,如在大样本的前题下,通过设立对照组等方法,对治疗效果作出了更为客观的评价。

治疗方法

体针

1取穴

主穴:

肩肘关节:肩髃、肺俞、曲池。

腕指关节:外关、合谷、中渚。

髋膝关节:环跳、阳陵泉、膝眼、大肠俞。

踝关节:悬钟、昆仑、解溪。

配穴:阿是穴、膈俞、肩髎、阳池、秩边、商丘。

2治法

根据病位和症情,每次取主穴1-2个,配穴2穴,轮替选用。用捻转法进针,待得气后,凡病重、体质壮实者可用强刺激泻法,病轻或体质较弱者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20分钟。在针刺时,重症者可先针健侧,后针患侧,且以健侧为主;轻症者,只针患侧。

上法每日或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3天。

3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疗例,治愈74例,显效18例,有效25例,无效3例,其总有效率为97.5%[2]。

药罐

1取穴

主穴:肩髎、肩髃、曲池、手三里、阳池、天宗、环跳、膝眼、风市、居髎、血海、阳陵泉、阿是穴。

配穴:肩贞、肩井、曲泽、肾俞、膈俞、秩边、委中。

2治法

选用直径分别为0.5、1、2、3、4、5、6厘米的7种型号火罐,其中1-2号罐高6厘米,3-4号罐高8厘米,5-7号罐高10厘米。

取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钩滕、羌活、独活、艾叶各20克,防风、威灵仙、木瓜、牛膝、当归、川芎、没药、乳香、穿山甲、红花、川椒、附子、甘草、麻黄各15克,忍冬藤40克,装入布袋蒸15分钟,再与各型号竹罐共同煮沸5分钟备用。据症取上穴3-4个,针刺得气后,即从药液中取罐,甩掉水,拔在针上,留罐15分钟。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

3疗效评价

共治例,痊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为92%[3]。

针罐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关节局部及邻近穴位。

阿是穴位置:压痛最明显处。

2治法

根据不同病变部位,令病人正坐或取卧位。主穴必取,配穴酌取2-3个。快速进针破皮后,缓慢送针至得气,采用捻转加小提插手法,促使气至病所(即针感到达病灶处)。留针5-10分钟。其间运针1-2次。然后将配穴之毫针拔去,仅主穴留针。接着拔罐,主穴上采取架火法或用真空拔罐器抽吸配穴针孔用闪火法或抽吸法吸拔。留罐15-20分钟,至局部皮肤显现暗红色或瘀瘢。取罐后,主穴之针再行针一次,继续留针10分钟取出。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日。

3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疗例,结果治愈例,显效81例,有效66例,无效25例。

总有效率为91.7%。针罐法与例单纯用针刺治疗比较,后者总有效率仅为79%,表明针罐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法[4]。

冷灸

1取穴

主穴:阿是穴、病变关节周围局部穴。

2治法

灸药制备:雄黄、斑蝥各30克,研成细粉用蜂蜜适量拌成糊状,再入麝香10克拌匀,装瓶备用。

每次选局部穴及痛点4-8处;全身关节痛者,不宜超过20处。取1寸见方之胶布,正中置米粒大小之药糊(注意不可放得太多,避免起泡过大引起疼痛)贴于穴点。贴后2-4小时有热和刺痛感,8-12小时起泡,起泡直径如超过3厘米,疼痛剧烈时,可挑破放液并涂紫药水。

3疗效评价

共治例,结果,痊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95.9%[5]。

综合法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

肩肘关节:条口、肺俞、肩髃、巨骨、中府、曲池。

腕指关节:外关、合谷、中渚、阳池、阳溪。

腰背部:大椎、身柱、命门、肾俞、大肠俞、委中。

髋股关节:八髎、环跳、风市、阴市。

膝关节:犊鼻、阳陵泉、阴陵泉、阳关。

踝趾关节:解溪、昆仑、照海、八风。

阿是穴位置:压痛点或红肿处(下同)。

2治法

阿是穴必取,余穴据症取2-3穴。

如为急性病例阿是穴,先针刺得气,用泻法后出针,以三棱针叩刺出血,并拔罐。亦可不刺血拔罐30分钟,使局部起水泡,去罐后,消毒水泡处皮肤,并用消毒针穿破水泡放尽水,纱布覆盖,次日依旧放水,至水泡内无水为止。配穴针刺,留针20分钟。

如为慢性病例,可在穴区用艾卷灸10-20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为止,并结合针刺。

上法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2周。

3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例,结果总有效率在88-%之间[6,7]。

温针

1取穴

主穴:膈俞、血海、肾俞、关元、足三里、商丘。

配穴:肩部加肩髃、阿是穴,肘部加曲池、合谷,腕部加阳池、外关,膝部加犊鼻、阳陵泉,踝部加甲脉、照海。

2治法

主穴每次取3-4穴,根据病灶部位加用配穴,针刺得气后用泻法,将2厘米长的艾炷插在针柄上,在其下方点燃,至艾炷燃尽取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配合内服中药:防风18克,制附片(先煎),地龙、当归各12克,秦艽20克,苍术、红花、防己、徐长卿各10克,甘草7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

3疗效评价

上法共治疗例,结果治愈83例,有效3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7%[8]。

艾灸(衬垫灸)

1取穴

主穴:大椎、膈俞、血海、足三里。

配穴:肩髃、肩髎、外关、膝眼、悬钟、阿是穴。

2治法

衬垫制备:取适量干姜、草乌煎汁与面粉调成浆糊,涂在数层白棉布上,粘好晒干剪成小方衬垫备用。

主穴每次取2-3穴,配穴据部位而加,总穴数以4-8穴为宜。将衬垫置于所选穴区,艾条点燃后按压在衬垫上4-8秒钟,至患者感到局部灼热难忍,即提起艾条作1壮。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7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

3疗效评价

共治例,结果痊愈例,显效例,有效69例,无效38例,总有效率为92.4%[9]。

[1]《针灸治疗例风湿性关节炎之疗效初步报告》,医院。《中医杂志》

[2]《针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例》,何正川。《湖北中医杂志》

[3]《竹罐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例临床观察》,贾广田,等。《中国针灸》

[4]《针刺加火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例临床观察疗效总结》,孙景德。《中国针灸》

[5]《斑蝥泡灸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痛例》,龚孝纯。《中国针灸》

[6]《针灸治疗例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贺普仁。《北京中医》

[7]《针刺加拔火罐治疗风湿病例》,吴素清。《中国针灸》

[8]《风寒湿痹汤合温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例》,何寺志。《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9]《衬垫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例》,张针。《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邀请函

如果您想和更多的中医同路人一起讨论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加入针灸医案群。加群步骤:

1.扫描(长按)下方群主







































北京白癜风那里好
北京市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m.com/wahl/7563.html

当前时间: